分享
 
 
 

长沙工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长沙工学院(Changsh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今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969年12月4日,根据中苏关系不断恶化的形势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和司令部参谋长梁军召见学院负责人郑锡伍时说:“东北是前线,哈尔滨是重工业区,交通枢纽,是第一线。为了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军委决定你们内迁,到三线去办学校。”梁军还说:军委已写了信,到长沙、重庆、贵阳看点。偏重军工到长沙,要在战前搬。12月20日,国防科委又传达中央军委的批示:根据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和实行三结合的原则,一批院校要分建。具体事宜由国防科委、总参谋部、总后勤部、空军、海军直接协商。根据中央军委和国防科委的部署,院革委会决定,到黑龙江省五常县山区农村办“五七”干校的计划停止执行。在胜利、冲河两个人民公社新建的住房移交当地人民政府,派出的先遣人员和运去的物资撤出运回,院、部、系各级革委会立即投入进行分建和内迁的准备工作。1970年1月2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改变国防高等院校领导关系的通知》。3月1日,国防科委派出以王松龄为组长的调研组进驻学院,抓落实政策、主持分建和内迁工作。国防科委、各总部、军兵种协商之后决定:学院主体院直领导机关教务部、政治部、院务部、基础课部、院办公室,电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电子计算机系、外国留学生系、综合实验工厂及基层单位内迁长沙,归国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七机部)领导。学院航空工程系迁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归国务院三机部领导;原子工程系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原子专业合并,迁往四川省重庆市北碚,组建“重庆工业大学”,归国务院二机部领导;舰船工程系原定到武汉、南京选点,后留哈尔滨市原址,改名“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归国务院六机部领导;空气动力风洞实验室,留哈尔滨原址,改名“风洞研究所”,直属国务院三机部领导。学院内迁长沙分三个阶段进行。

1970年2月至6月为准备阶段。一方面为战备般迁作好思想准备,另一方面派出人员选点,成立内迁的办事机构,动员全体人员包装设备仪器和物资营具,作好战备搬迁的物资准备。5月2日,中央军委办事组批复国防科委的报告,同意将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学院的校舍及营具移交给国防科委的军事工程学院使用。6月15日,学院派出以戈果、祝玉璋为首的搬迁先遣队到达长沙。6月24日,经广州军区批准,正式接收原工程兵学院的营房及营具。

7月至9月,为物资搬迁阶段,到9月底,向长沙发出8列火车和部分零担共334节车皮,同时有296户干部、职工迁往长沙;除综合实验工厂尚有部分机床设备待运外,基本上完成了仪器、设备、器材、营具的搬迁任务。

从10月起为人员搬迁阶段。当时学院共有干部2415名。根据学院分建的需要,拟配备党政、行政、后勤干部387名,教学干部704名,其他技术干部40名。10月至11月5日,全院教职工分四批内迁长沙。

学院创建,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接收旧校舍4万余平方米。以后新建校舍221幢,共有新旧营房64万余平方米。根据总参谋部和总后勤部批复,在沈阳军区的主持下,学院办理了营房、营具的交接工作,全院的营房及配套设备,除舰船工程系、风洞实验室和学院留守处占有原地址外,分别移交给黑龙江省军区和地方单位。全院营具近10万件,发运长沙1.2万件,其余全部移交给黑龙江省军区。

国务院、中央军委1970年6月15日的电报命令规定:“哈尔滨工程学院(原军事工程学院)内迁长沙,改名长沙工学院,归广州军区领导。”8月,又下发文件规定,由湖南省革委会、省军区和七机部实行双重领导。学院的党政工作、行政管理、医疗卫生和生活供应等由湖南省革委会、省军区负责。有关教学、科研、生产、经费、招生、学生分配等工作,以七机部为主。

1970年12月1日,经广州军区批准,学院启用“长沙工学院”公章。

1971年12月3日,国务院业务组和军委办公会议批准,“长沙工学院的任务主要是为七机部培养技术人员,同时兼顾国防科委直属研究院、基地和第二炮兵、湖南地区的需要。”学生定额为1800到2000人(含普通班和进修班),学制暂定为三年。全院总人数为5200到5300人。按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精简机构和加强基层等原则,学院管理体制为院、大队(系)、学生队三级,队为基层单位。院机关设训练部,负责人高勇、高泽民、董玮、苏克、田奉公,下辖训练处、科研处、器材处、基础课教育处、政治处、图书馆、印刷厂;政治部,负责人姚亚新、刘兴隆、张文亮、李宝元,下辖组织处、宣传处、干部处、保卫处、秘书处、政治教研室;院务部,负责人李敏、刘东平、郑宇廷、罗永贵,下辖职工处、供应处、管理处、基建办公室、政治处、医院;器材仓库、电话站、招待所、工程队、汽车队、食堂等基层单位属院机关各处领导。全院设机械、机电、电子3个大队(系),弹体结构、火箭发动机、自动控制、计算机、雷达、电子对抗、通讯、导航8个专业,1个电子计算机研究所,5个研究室和2个工厂(机械厂、无线电厂)。第一大队(系)负责人有,王永斌、徐增先、邹松山、陈光松、尚维;第二大队(系)负责人有,赵玉虎、郭之光、夏常平;第三大队(系)负责人有,郭景秀、郭希镜、张玉龙、张根生;计算机研究所负责人有慈云桂、刘越庭、张式尧、王爱义、齐九卿;机械工厂负责人有,尚文浩、李景山、欧阳、侯军、吕梦兴;无线电厂负责人有,王天明、常乐义。

1970年11月14日,广州军区派出以韩凯亚(广州军区司令部三局政委)、丁原昌(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为首的60人工作组,全面领导学院的工作。1972年4月11日,经中共湖南省委批准,成立长沙工学院临时党委,由韩凯亚、张文峰、于贞杰、戈果、王俊、刘越庭、刘东平、李景山、郑锡伍、贺达、祝玉璋、姚亚新、倪伟、常乐义、孙磊、刘永金、周鲁晓、陶元福、褚连芳、张峰等20(其中学院干部13人,广州军区工作组7人)人组成,韩凯亚任党委书记,张文峰任党委副书记。4月24日,长沙工学院临时党委举行首次会议,研究了临时党委的主要任务和加强党委建设的问题,审查批准了院机关、大队、研究所、工厂的临时党委,决定由张峰、高勇、高泽民等八人组成教革组临时党委,张峰任书记,高勇、高泽民任副书记;周鲁晓、姚亚新等9人组成政治部临时党委,周鲁晓任书记,姚亚新任副书记;刘东平、李敏等8人组成院务部临时党委,刘东平任书记,李敏任副书记;陶元福、王永斌等6人组成一大队临时党委,陶元福任书记,王永斌任副书记;褚连芳、赵玉虎等6人组成二大队临时党委,褚连芳任书记,赵玉虎任副书记;刘永金、郭景秀等6人组成三大队临时党委,刘永金任书记,郭景秀任副书记;刘越庭、张桐树、慈云桂等8人组成电子计算机研究所临时党委,刘越庭任书记,张桐树、慈云桂任副书记。李景山、尚文浩等5人组成机械工厂临时党委,李景山任书记,尚文浩任副书记;常乐义、王天明等5人组成无线电厂临时党委,常乐义任书记,王天明任副书记。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的反革命武装政变被粉碎。1972年8月12日至9月4日,院临时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和湖南省委第三次扩大会议精神,深入批林整风,进一步揭发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直到年底。1973年5月至8月,院临时党委又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和文件,着重揭发林彪反党集团的反革命罪行及其对学院的严重影响和危害。

学院的几次批林整风会议,时间虽然拖得较长,但方向对,气氛好,风气正,效果好。首先是批林,其次才是整风,不纠缠历史旧帐;党员和干部都以大局为重,强调各自多做自我批评,增强了革命团结;通过揭批林彪死党及其代理人破坏学院的罪行,找到了学院各种矛盾的困难的根源,明确了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1973年7月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同意国务院科教组、国防科委关于重庆工业大学仍迁回哈尔滨与原哈工大留省部分合并,组成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军工二系(原子工程系)仍调回长沙工学院建制的报告。请各有关省、军区加强对重工大和原军工原子工程系搬迁工作的领导。

12月6日,学院请示七机部,将原子工程系在重庆期间的番号定为“0623部重庆分部”,对外行政名称为“长沙工学院重庆分部”,于1974年1月1日开始使用新图章。由于重工大的专业方向与原子工程系的专业性质完全不一致,因此,该系合并到重工大后,各专业全部停办下马。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军工原子工程系各专业应继续办好的指示,1973年12月29日,学院向国务院、国防科委呈报专业调整意见,原子工程系暂保留核武器内爆装药设计、核武器炸药装药设计、核装药设计、核武器引爆控制、核爆炸冲击波测试分析5个专业,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后,另行上报。

从1974年1月到1975年5月,原子工程系的全部人员、器材、设备、营具,先后、分批迁到长沙,编制序列为长沙工学院原子工程系,原系党委书记姜国华,调任院临时党委委员、院领导成员,系党委副书记李宝元调院政治部;杨金翠任系临时党委书记,吴旭文为副书记。

1973年8月9日,广州军区工作组奉命撤出,临时党委由学院的干部承担起领导的责任,直到1978年6月。

学院内迁长沙,接收原工程兵学院的校舍仅66000平方米。由于接收的营房与实际需要差距太大,当时教学、科研和生产、生活条件极端困难,尤其住房拥挤,成了突出影响全局的大问题。

根据学院的请示,广州军区(1970)65号文件批复,将靠近学院、京广铁路线北边的“舟桥84团的营房交长沙工学院使用,舟桥84团所需的营房,由工学院负责解决相等面积的建筑经费及材料”。9月29日,双方签订协议:舟桥84团原丝茅冲132号营区0.4574平方公里,房区建筑面积84491平方米,营区内现有水电设备、油库及其他固定设备、水塘、树木全部移交长沙工学院;舟桥84团在长沙郊区杨家湾、莲塘冲等地新建相等面积营房的经费457万元,由长沙工学院从基建投资总额中一次付清,并由七机部拨给1200吨钢材、4200立方米木材、1500吨水泥、100吨铸铁管营房建材指标。

1970年11月,学院95%的物资、器材、设备已运抵长沙,人员搬迁已到500多户,在途中的500多户。为了克服暂时困难,经湖南省革委会批准,临时借用长沙市郊区的省农机学校校舍15000平方米,安置电子计算机研究所和综合实验工厂;同时,价拨一部分建筑材料,由学院干部职工自己动手搭起3000平方米的“竹棚”,将露天堆放的1000多吨设备、军事装备放进工棚,把年久失修的食堂、教室、简易仓库、副食加工间、猪圈、猪饲料间等间壁成宿舍,在废游泳池边修建简易生活宿舍,连同原有住房,经过堆挤、调整、挖潜,在原工程兵学院营区和原舟桥84团营区各安插500多户人员住宿。

学院内迁长沙后,发扬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各部、系和基层单位自力更生,立即调整堆放在旧房里的物资,腾出一点地方,铺开摊子,开展各项工作,并及时上报第一期基建规划和1971年基建项目,请求审批新建校舍88000平方米和用“干打垒”的办法盖一部分生活用房。七机部(1971)生字第169号文件批复:长沙工学院的基建任务,新建、扩建38523平方米,改建42336平方米,全部投资399万元。1971年5月28日,湖南省军区主持召开有省国防工办、省计委、省基建局、长沙市革委会、省基建三团和学院的负责人参加的“关于落实长沙工学院基本建设问题的会议”,决定“学院的基建任务属军事科研重要项目,列为重点工程,要求在一年内竣工、交付使用”。

1972年4月8日,学院开始招收短学制大学生。随着教学的发展,科学研究工作逐步铺开,人员也不断增加,哈尔滨留守处的干部、职工陆续调来长沙工作。但是到1974年,学院还有600名职工在哈尔滨不能迁来长沙;发运到长沙的仪器、设备和军事装备,半数以上没有开箱;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原子工程系从重庆工业大学回归学院建制,因无校舍不能搬迁。

1974年5月30日,学院从担负的任务、规模和校舍的实际出发,本着实事求是和勤俭节约的精神,上报建院规划和第二期基建工程计划,新建教学、科研和生活用房10万平方米,投资920万元,分两年完成,每年完成基建投资400多万元。全院干部职工自己动手,装车、运料,铺路、架桥,植树栽花,美化校园,经过大家艰苦的努力,校园面貌有了改观。到1978年底,新建校舍193000平方米,共有营房31万平方米,使教学、科研和生产全面铺开,干部、职工生活住房得到初步改善,逐步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1973年11月26日,院临时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人防战备工作的指示,决定成立院人防战备领导小组,由10人组成,组长张文峰,副组长戈果、王俊、祝玉璋。会议规划建设地下人防工程15000平方米,7年内分三步完成,解决“五能”(能打、能防、能生活、能生产、能机动)问题,做到平战结合,打防结合。由于各级领导重视,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和施工的组织工作,很快掀起群众性的参加构筑地下人防工程的热潮,构筑工程任务有计划地分配包干到各部、系,广大教职工在酷暑严寒和地下潮湿并时有塌方危险的条件下辛勤劳动,每年各单位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1974年1月至1978年5月,全院教职工共建成地下人防工程6100平方米及相应的洞口、通风、去湿等配套设施,建成一个能容纳200人的地下会议室,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和广州军区人防先进单位。

学院内迁长沙后,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1972年到1976年连续招收共5期1539名短学制大学生,除30名因故退学外,毕业分配1509名。培养短学制大学生,招生对象是有二、三年以上实践经验、相当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指战员、技术人员和下乡知识青年,学制为三年。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身体健康,掌握一定的战略武器科学技术知识,并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期306名学生的文化程度,初中一、二年级占30%,相当初中毕业50%,高中毕业以上20%。经过半年多的文化补习,程度不齐的状况有了改变,除少数外,基本上都进入本科学习。

根据毛泽东“五七”指示和“七·二一”指示精神,学生实行“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而且学工、学军、学农。“主学”与“兼学”的比例为7∶3;“主学”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性教学的时间比例为5∶1。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时,实行“厂校挂钩,开门办学”。学生的专业课和毕业设计分别到对口的研究所和工厂,结合所、厂的科研设计和生产任务进行。1974年,全校7个专业、17个学生班、447名学生,在124名教师带领下,到北京、上海、天津、江西、湖南等地的研究所、工厂搞开门办学,占学生总数的74%以上。1975年,全院31个学生班、628名学生,在197名教师带领下到全国34个单位结合34项产品进行开门办学,聘请研究所、工厂的科技干部、技术员400多人任兼职教师。1976年,全院5个专业138名学生、20位教师分别到北京、上海进行毕业实践。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73—131班15名学生、4位教师在上海新新厂安排6个课题,由教师、技术员、学生共同设计、研究、实验,从2月到5月,完成工厂生产急需解决的焊接夹具、泵角度最佳位置、增大喷管推力、姿态控制发动单阻元分析技术项目。飞行器总体专业73—111班15名学生,在北京七机部第二研究院进行毕业实践,每人一个课题,固定聘请2名技术人员为指导教师,共15个课题,如“数控宽带中频放大器”、“显示数模转换和主偏放大器”、“高压脉冲调整器”等,有的属于攻关项目,有的是研究所国庆献礼设备,有的则是改进、提高的科研课题。

当时,各所、厂对师生政治上热情关怀,业务上耐心指导,生活上多方照顾,为学院搞好开门办学和毕业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学院师生也为所、厂的攻关、献礼、改进提高和赶超项目作出了贡献,不少教师给所、厂办学习班、短训班,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博得欢迎和好评。

从“文化大革命”开始,经过几年“停课闹革命”和“战备搬迁”的挫折、动荡之后,学院能够招生开学,为国防建设培养科技人才,全院同志、特别是教师积极性很高。他们深入生产第一线,亲自实践,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做到把书本理论讲得更加生动活泼。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的一些教师,过去使用苏联的教材讲了十几年专业课,未接触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发动机;通过下放对口单位,学习研究发动机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丰富了实践知识,把书本的理论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下厂前,不少教师准备采用兄弟院校出版的通用教材,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决心自己动手编写适合学院学生特点的新教材。这批教师经过在工厂三个月或半年以上的实践,审查修订了11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了13门课程的教材。有的教学大纲,如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在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先后召开了15次有60多位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对大纲作了较大的修改。1972年学院开出22门专业课程,有14门课的教材是教师下厂开门办学和劳动锻炼中编写的。这些新编写的教材,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少而精、便于理解等方面都比较适合短学制大学生的特点。

长沙工学院时期,招收的短学制大学生,由于历史的原因,学生文化基础一般比较差,但由于教师能因材施教,学生刻苦学习,仍按教学计划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多数学生学得比较好,毕业后能胜任本职工作。不少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很好的成绩。

1977年9月19日邓小平提出“两个估计(即解放后17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大多数教师和解放后培养的大批学生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不符合实际的。11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辩论——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学院开展了对“两个估计”的批判。从领导到群众,特别是广大教师,认为《人民日报》对“两个估计”的批判讲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把“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教育战线说成一团黑,把广大知识分子打成“臭老九”,是为他们推行极“左”路线,篡党夺权制造舆论。广大知识分子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国防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忘我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么能说大多数教师和解放后培养的大学生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呢!大家还以哈军工成立以来在教学、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说明,学院“文化大革命”前的13年是完全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不论是解放后共产党培养出的知识分子,还是解放前旧学校毕业的知识分子,都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学院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从而使广大知识分子从“两个估计”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按照全国统一高考择优录取的原则,1977年,学院招收本科生582名,学制四年。1978年招生646名,78级新生五门课程高考成绩在400分以上的占17%,最低的340分;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88%,最小的14岁;党、团员589人,占总人数90.2%。

1978年,在院学生76、77、78三个年级49个班,1625人,在第一线上课的教师189人,开出课程44门。开课的教研室和教学组都加强了教学研究活动,对教学大纲和教授方法开展了民主讨论,从严训练,从严要求,建立了平时检查和期末考试制度。不少专业教师主动给学生讲基础课。多数学生班开展了评“三好学生”活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高,进步较快。期末考试成绩普遍较好。全院77级学生期终考试数学平均83.85分,优秀率为46.5%;政治课平均94.5分,优秀率为91.1%,及格率为100%。78级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平均为80.2分,优秀率为19.82%,及格率为98.3%;外语、政治课考查及格率分别为99.4%和99.85%。

1975年1月,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现有师资力量,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学院对专业进行了调整,经七机部批准,由原来的3个系、8个专业,调整、增加为飞行器工程系、核武器工程系、飞行器自动控制系、电子工程系、飞行器材料工艺系5个系和一个计算机研究所,下设25个专业:飞行器总体、飞行器结构与强度、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火箭固体推进剂、飞行器自动控制系统、飞行器惯性仪表控制系统、轨道及轨道控制机应用、雷达、雷达干扰反干扰、微波技术、信息显示与处理、数字信息传输、飞行器无线电控制、数字电子计算机、程序系统、导弹弹体和发动机加工工艺及设备、飞行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飞行器非金属材料及成型、精密机械仪表加工工艺及设备、核武器物理力学、炸药及其应用、实验核物理、核武器引爆控制、核爆炸测试分析。同时,建议保留无线电导航专业和激光技术研究室,使学院保持了面向军队、为军队服务的特色。

1970年12月至1978年6月,学院的科研工作逐步转向为七机部战略武器及尖端技术服务,兼顾部队装备的研制项目。在条件十分困难情况下,急国家、部队之所急,先后承担了228个科研项目。其中一批科研项目,是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周恩来总理亲自组织,列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专案的国家重点工程。当时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用房很困难,没有实验场地,许多教研室就在室外野草丛生的荒地上架竹棚、盖“干打垒”简易实验室,在困境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全院有432人参加科研工作,占教学人员总数的63%。

长沙工学院时期,科研工作得到国防科委、七机部和各军兵种领导机关的重视、信任和扶植。为使学院保证国家、部队委托的科研任务按计划完成,七机部历年都分配给数额较大的科研事业费,自1970年到1978年共计近1800万元(专项工程科研项目不计算在内),还拨给100万元作科研机动费,及时保证科研设备、器材的订购和价拨,为学院顺利开展科研工作创造了物资条件。在学院科研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工作,居于国内先进行列。国防科委1973年曾进行一次调查,全国各条战线、学校、科研单位、军事单位,共安装、使用中型以上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99台,其中学院研制的计算机有33台,占1/3,从型号到数量都居全国首位。由于长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学院在雷达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导弹技术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长;信息显示、电子对抗、轨道与控制器件等专业技术的研究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还开展了一些新兴专业的研究工作。学院在常规武器项目中也出了一批科研成果,如火箭布雷车、高炮电子数字指挥仪等项目,经过多年反复研究设计、靶场试验、训练使用,最后由中央军委批准定型,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随着学院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各专业教研室都逐步地开展了科研工作,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普遍地更新教材,增设新专业,充实加强实验室设备,新建先进的大型实验基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大量的理论研究、技术研究、试验研究,推动了学院的学术交流活动。许多教员、科技人员根据科研工作的实践撰写出不少学术论文。1970年至1977年,全院共撰写研究论文、技术报告、科技总结、试验报告475篇,在全国计量学术会议、高能物理会议、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议、全国微波会议等39个学术会议上报告117篇论文,在电子计算机技术、无线电技术、断裂、数控技术、通讯等10种国内技术刊物和杂志发表论文76篇。1970年,特别是1976年后,学院派出365人次参加国内各种学术交流会。计算机研究所、电子工程系被评为学术活动先进单位,606教研室、407教研室、604教研室被评为学术活动先进教研室。学院一批具有一定研制能力的科研队伍在实践中成长,一批专职科研力量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学术带头人。

1970年到1978年,学院承担228项科研任务,先后完成138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主要项目有:导弹称重测重心设备、远程导弹再入机动飞行、导弹地面雷达静态测试设备、超长波卫星水下导航、地图匹配末制导方案论证、151—1型计算机图形显示器、导弹级间分离的全聚能炸药分离研究、718工程东海号中心计算机、640—Ⅱ型测速雷达等。完成部队武器装备的主要科研项目有:七四式火箭布雷车,37毫米高射机关炮曳光榴弹冷挤压弹体的自毁爆炸研究,东风三号导弹射击诸元专用计算机,715雷达抗干扰系统,967甲晶体管杂波干扰机,鱼雷快艇攻击数字指挥仪,对数特性测试仪,航测仪计算论证,晶体管米波干扰训练器。完成国民经济建设的主要科研项目有:人工降雨消雹火箭,牛皮纸遗留手印显现技术,隧道窑温度巡回检测装置,速度表校验台,差动式透视率反射率测量仪,光电整纬装置,电子针麻仪,石英数字测温仪,井壁声波测井仪等。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学院七四式火箭布雷车、核爆炸冲击波压力自记仪、640—Ⅰ型测速雷达、967杂波干扰机、151型计算机图形显示机、41号抗干扰电路、多极化相控阵天线、441—B晶体管通用计算机、441—C高炮数字指挥仪、901型电子数字式鱼雷快艇指挥仪、718东海号中心计算机、百道能谱测井仪、井壁声波测井仪、441B—ⅢFORTRANⅡ语言、E、B、C电路与逻辑、航空与空间技术辞典、尘粒计数器、真空吸尘器、指挥系统模拟试验19个科研项目获奖,电子计算机研究所被授予先进集体单位称号,电子技术系李德乾教员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在湖南省科学大会上,学院有59个科研项目获奖;402教研室和709火箭布雷车任务组被授予先进集体单位称号,常显奇、柳克俊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在长沙市的科学大会上,学院也有4个科研项目获奖。在全国和省、市科学大会上获奖的科研项目共81项,为国家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学院的科研成果是在中央军委和各总部、国防科委、特别是在七机部的关怀和领导下,坚持“以教学为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的方针,走“教学、科研、生产”、“研究设计、部队使用、生产工厂”、“教师、工人、干部”三个三结合的科研道路,在军内外、院内外各兄弟单位的大力协作和全院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下艰苦劳动的成果。长沙工学院时期,在学院的历史上,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的条件是最困难的,而科研工作的成绩却比较突出,这充分说明,这支队伍的基础是好的,他们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勇攀高峰、为国争光的革命精神十分可贵。

历史影响

十年“文化大革命”,给学院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思想搞乱了,组织搞垮了,人心搞散了,作风搞坏了。大批干部、教师被批斗、审讯,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广大学员不能学习,虚掷了宝贵青春年华;近十年不招生,造成人才断层;战备内迁又造成大批人才失散,大批房产、设备不能发挥其应有效用,甚至损坏、丢失。在动乱中,广大教职员工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后勤人员坚守岗位,保证了全院人员的正常生活;许多教师坚持科学研究,有的白天被批斗,但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他们不计个人恩怨,夜以继日地坚持科研工作,有些项目就是在这种困难情况下取得很大进展或完成的。

学院迁到长沙以后,全院同志发扬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气候、水土不服,生活、教学用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自己动手,铺路架桥,参加各种建校劳动,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时有动荡干扰的情况下,大家怀着医治创伤建设学院,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急切心情投入了紧张的科学研究,并积极进行招生、教学的准备工作。在第七机械工业部领导的关心下,学院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培养短学制大学生的工作也完成得比较好。粉碎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以后,经过初步拨乱反正,学院各方面的工作都很快开展起来,并逐步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为学院重新回归军队序列创造了条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