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胜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乡镇名称:捷胜镇

人口总数:46万 人

总 面 积:44.8平方公里

捷胜镇名胜-得道庵

所在地区:汕尾市

邮政编码:516624

捷胜镇简介:

捷胜是个历史悠久的名镇。原址为古战场捷琅埔.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千户候良率吏民英勇抗击并大败倭寇,故改称捷胜。明、清代设所署、镇抚司、吏目厅等官方机构,军事上属妈石卫,行政上属海丰县多锡都。民国时期届海丰县第七区署。1958年成立捷胜人民公社。1987年改设镇,1988年汕尾市成立后归市城区管辖。

捷胜镇位于汕尾市城区东南部沿海,离汕尾市中心只有20公里。东与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毗邻,西与汕尾市区相连,北与城区东涌镇接壤,南临南海。全镇总面积达44.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公里。全镇有34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为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渔业人口5500人,非农业人口5500人;总劳力 1.8万人,其中,农业劳力8100人,渔业劳力2400人,工业劳力4313人,建筑业劳力2500人,服务行业及其它劳力有954人。

捷胜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l℃,年均降水量为1929.6毫米。全镇背山面海,中部地势略高,耕地多为沙质土,也有少量的淤泥土壤,适耕性较强。

该镇海岸线长,有沙角尾等5个沿海村,现有渔船204艘,1314吨位,历来盛产海胆、鲍鱼、石斑、棱虾等名贵海产品。沿岸海滩地带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工厂化养鲍基地,有养鲍场11家,总面积达37万平方米,年产鲍鱼135吨,产值达4000万元。

该镇有“三资”企业及“三来一补”企业21家,主要生产服装、塑料、鞋业等制品及来料加工等。

捷胜镇风景区-龟龄岛

捷胜属文化古城,有600多年的建城史。捷胜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沙坑文化遗址得道庵、龟龄岛、黎明洞、白石庵等,这里海岸线12公里,曾经有金沙滩、金海滩的美称, 有许多风光秀丽且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名胜古迹,实属旅游之胜地。

在捷胜镇中,沙角尾等5个沿海村,现有渔船204艘,1314吨位,历来盛产海胆、鲍鱼、石斑、棱虾等名贵海产品。沿岸海滩地带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工厂化养鲍基地,有养鲍场11家,总面积达37万平方米,年产鲍鱼135吨,产值达4000万元。但是沙角尾村中是没有鲍鱼场的,渔民都是以捕鱼为生。

而农业方面,据笔者从农户口中了解到,这里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和各种各样的蔬菜,如菠菜、葱、苦瓜、青瓜、南瓜、番薯、花生等等。除此之外,有些农户还饲养了牛和猪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