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泰楼在大埔县中是最圆的一幢土楼,大埔人口中90%是客家人。客家人据说其祖先来自中原黄河流域汉民族支系的后裔,于元代或明初先后由闽迁徙人饶定居后。他们初到这闽粤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搭草寮为居,单户独舍,常遭兵匪之祸,又受狼虎为害,难以安生。
为求生存繁衍,勤劳智慧的客家人不得不从分散独居的方式,汇集聚居筑造这种土墙高筑的连层堡寨---土圆楼。几十上百人,一村一族聚居于一座坚固安全的土楼,有利于感情和睦,团结协力共求发展,是客家人的一大特色。
远远望去,圆圆的身影,破旧的土楼,不知道站在这里多少年了。门口有几个小朋友在嬉戏,对于我们的到来,显得十分奇怪。因为乾泰楼在几乎村村有土楼的客家地区并不算得出众,看来平时也没多少人来这里参观。
土楼的建造用料很独特,其高大楼壁,都是用生土佐以砂石,用木条和竹片作筋骨,经过反复揉打、碾压,层层夯筑而成。厚1.5米,基宽2米,墙基奠石块。这种土墙比石条还坚韧,不怕水浸,防震性能特别好。所以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土楼仍然可以住人。
步入土楼内,一楼不作居住,抬头往上可以看到二楼、三楼的“阳台”挂着衣服、被单等生活用品。看来仍有不少人住在这土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