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瑶
简介江瑶,女,越剧一级演员。浙江湖州人,1963年出生。1980年夏进浙江湖州市越剧团,工小生,主要承范派,兼唱其它小生流派。1982年获省小百花奖后,选入浙江省小百花集训班,1983年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
主要作品先后演出主要剧目有:
1981年在《一缕麻》中饰周家麟,此剧1998年经胡小孩改编由杭州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拍摄成越剧电视剧,由她主演;
1983年饰《楼台会》中的梁山伯,《双玉蝉》中的沈梦霞;
1988年饰《庵堂认母》中的徐元宰,以上皆由浙江音像出版社录制磁带;
1989年饰《红丝错》中的薛春林,1990年由浙江越剧院电视部拍摄成越剧电视剧;
1999年由浙江电影公司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联合拍摄成越剧故事片;
1994年在《琵琶记》中饰蔡伯喈,获1995年中国第四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在首届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参演“茅威涛表演艺术专场”获银奖;
1996年饰《寒情》中燕太子丹,于1997年获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
1998年在5集越剧电视连续剧《梨花情》中饰钱友良;
1998年在4集越剧电视连续剧《贤母宝璧记》中饰吕蒙正;
1999年在《汉武兴邦》中饰汉武帝,获浙江省第八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
江瑶印象清泉石上流--江瑶印象 [转自中国书生] 作者 小沈
乍看上去,江瑶很简单,人朴素,话不多。可是,偏偏这简单里蕴含着最大的不简单,江瑶有一种令人难以形容的气质影影绰绰,似哲理、似掸机,我仿佛能明白,却无法用词语说出来。只觉得她象一泓山间清泉,清亮亮的说不出的柔和、平静,却又非常充实,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这就是江瑶。
柔情似水
记得黄药眠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小溪流唱着欢快的歌流走了,静静的群山,仍留在原处,目送盈盈的水波远去。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潦望故乡。”
记得那年,江瑶唱着悠扬的越剧,象那小溪流一般从家乡湖州流淌到了杭州,来到了省小百花越剧团。从此,她也就成了一了望家乡的羽云……
说来也巧,这次采访恰好是在湖州进行的。10月底,小百花送戏到湖州,其中就有一出《琵琶记》,作为主角的江瑶自然也去了。在湖州,江瑶真忙, 朋友、亲人都要见一见,故地要游一游,宾馆里总也见不到她的人。幸好,我早有预约,那天,我们如约见面了。
我的采访很直接,坐下不久,我就将我拟好的一个问题抛了过去:“江瑶,你们小百花人演戏强调体验角色,那么,你对蔡伯喈这个人物是怎样理解的呢?”
“——怎么说呢?”江瑶愣了愣。我的问题显然很突兀。
“譬如说,你对蔡伯喈在爱情、家庭、事业三者之间艰难的选择,持什么态度?”我补充道。 “哦,我明白了。”江瑶挪了挪身子,掠掠额头的发丝,唇边有一丝我所不能明白的笑意:“我对这个人物的理解是逐步的,慢慢丰满起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导演要求我演出蔡伯喈对父母、对家庭的挚爱之情,对赴考、人赘的无奈之情。虽然,我很同意导演的安排、定位,但心里总觉得父母、家庭重要之外,事业(哦,就是上京赴考)也很重要。 所以,当时戏是演出来了,效果也不错,心里却总有那么点疙瘩没解开。
“后来,我慢慢明白了……”
“我结婚成家,有了孩子,又常年在外演出,家里是顾不上了。我指的是我父母那边,以前,总算能不时回去看望他们,可现在少了。杭州和湖州才这么 百来公里路啊!”
“是的。我是新昌人,离杭州很近。自从上大学后,我回家的趟数也越来越少了,也真不知道爸妈现在怎么样。”我不禁戚戚然有了同感。
江瑶笑了,她又掠了掠头发,说:“小沈,不一样的,有的事情真的让人很揪心。”
我在做笔记的手不由地停了下来。 “有一次,我母亲生病了住进湖州市医院,那时我正好在外地演出,也正好演《琵琶记》,没法回家 探望,我连母亲的病情究竟怎么样都不知道……后来, 我孩子又生病发烧……但是,戏又不能不演呀,我心里真的象火烧一样,五脏六腑都被烤干了!”
“……”
“后来,上台演出,当演到蔡伯喈得知父母亲双亡的时候,我鼻子一酸,哭了起来,就那样在台上边哭边演。戏演完了,朋友和观众都夸我演得逼真、煽情,有冲击力,可我却还在那边哭。演出一结束,我马上赶到湖州看望母亲,接着又跑杭州看孩子。”
“记得《琵琶记》里似乎有这句台词:父母在, 不远游。我想比较能够形容你心里的感受。”
“是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蔡伯喈不想赴考,想守在父母、亲人身边,我现在想想,是蛮有道理的。父母在,不远游,到了我这个年龄,小沈,你会更加明白这句话含义的。所以,演蔡伯喈,其实就是我一大段的人生体验,舞台上的外部形态,象表演、唱功都是靠下功夫练出来的,经验是积累起来的;而你说的体验,倒真的是我一个人慢慢品尝后得到的。”
说完这番话,江瑶显得有点倦了。一时间,我也似乎无话可说,但我的内心却绝不平静。我想,对于善良的人来说,例如,对像江瑶这样的人来说,她身上背负的亲情的债似乎特别多;我说江瑶象水,其实主要是她那不经意泄露出来的丰富的内心情感,让人明显地感受到了她的温柔、她的善良、她的爱心,虽然不似长江、黄河那般浩渺博大,却似极了山间的一泓清泉,清清冽冽,脉脉无声,却又那么隽永、绵长……
湖州没有山,山在江瑶心中,故乡、亲人、还有那铁佛寺的钟声,这些都是在远处默默注视着她的群山。而江瑶只能将一腔亲情化作一片羽云,了望着它们,久久,久久……
我在想,如果真是有蔡伯喈这个人,那么,他也必定是,一片了望故乡的羽云吧!
曾经沧海还是水
江瑶是范派小生,扮相俊美,表演功夫扎实。观众们说她很甜、很靓,特别能“抓人”。于是, 我问她:“江瑶,观众们都说你的表演很吸引人,不少越迷来电来稿称颂你的美丽,能抓人,对你的印象很深刻。你怎么认为?”
“观众们喜欢我是好事,其实我并没有刻意地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我总觉得演戏就是演戏,靠的是功底,实在一点的好,让人感到分量足一点,也能给自己添层保护色。”
“什么是分量足,那分量轻又是怎么回事?” 我追问。
江瑶笑了笑,正色对我说:“分量足是看表演功夫,用表演来吸引观众,像许多越剧老艺术家,还有不少同行,她们一上场,一亮腔,观众马上就注意到了;而分量轻就不仔了,那是吊观众,眼神特别轻,特别飘,这样就显得有些……”
“我明白了。”我打断了江瑶的话,“那么你觉得你在饰演蔡伯喈时,表演有什么特别呢?”
江瑶笑了:“你又想把话扯到《琵琶记》上去了。”她顿了顿,“好吧,告诉你,蔡伯喈其实跟我一样, 追求平淡的生活。”说着说着她大笑起来。
我搔搔头,不好意思地笑笑,掩饰自己的窘态。
“真的,我现在的心态跟蔡伯喈差不多,只想平平淡淡地生活。蔡伯喈读书不是为了赶考,是为了自己的爱好,我演戏也一样,安心地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在艺术上求真求新。不想用它来换‘荣华富贵,显赫功名’。那样太沉重了,那种卸又卸不了、背又背不起的沉重,让人觉得太累——对人宽和马虎一些。对自己要小心翼翼一点,真的。”江瑶停了笑声,认认真真地冲着我说了上面这段话。
终于我明白江瑶终究美在何处了,她的美来自她 的成熟,她的祥和。她用她比我多了一轮多的人生经 历教育了我,人生的旅途上充满种种纷纭的是非,充满对善恶善丑的种种选择,充满种种疑虑和矛盾,充满种种自我克制——而对这一切,需要人们有一种自我入格完善的意识,江瑶做到了。虽然这种入的“成熟”是贯穿一生、直至死去的一个过程,但至少,江瑶现在做得很好。
水的张力
采访完毕的当晚,我到剧院看江瑶的演出。剧院 里人山人海,掌声四起。当江瑶演到“哭坟”一场时,她所有的情感都释放出来了:“吃的是慌慌忙忙的皇 家饭……”整个剧场充斥着一股张力。这时,我听见背后有人在小声议论什么。
甲:这场戏是好看。
乙:哎,是的。那个蔡伯喈演得蛮好介。
甲:是啊。她看上去,人蛮蛮小的一个,唱起戏 文来力道十足……
如果早上没有采访过江瑶,我也一定惊诧于江瑶 娇小的躯体里竟然蕴藏着这么强大的生命能和爆发力。现在,我当然知道,因为江瑶是水,水那惊人的内蕴和冲击力,是一般人们无法想象的,小小一滴水有承受千钧的张力,不是吗?
从湖州回来已经好多夭了。
临别 时,江瑶一句话宛若在我耳边:
“戏演了这么久,心态早已经平和下来了,寂寞也好,辉煌也好,我都会有个心理准备,我总会在它们之间找出个平衡点来,那才是我该立足的地方。”
是啊,江瑶,这一泓山间清流,已经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净净,还原了本来的面目,却多了一分生 命的积淀,平淡中添了丝丝凝重,活泼中多了几许祥和,让人体会到她沉甸甸的分量。
耐得住平静又善于爆发。这个江瑶,我描得可有几分像?
2.江瑶
江瑶,女,汉族,1977年8月出生,籍贯福建省连江县,中国共产党党员;2004年8月3日成为福建省法学会会员,编号:2386号;2000年8月至今在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工作(现已与其他学校合并为福建工程学院)工作;法学兴趣在经济法。
3.江瑶
又称为江珧、玉珧、大海红等,一类软体动物,为瓣鳃纲江珧科动物的统称。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以福建东南海域产量较多。
形态江珧的贝壳极大,壳薄,壳前尖后广,呈楔形,表面具有放射肋和生长纹,壳面浅褐色至褐色。壳内颜色与壳表略同。足丝呈发状,且较发达。江珧的后闭壳肌极发达。江瑶形似大贻贝,体长逾尺,壳色如墨玉,故名。时珍曰:“马甲、玉瑶皆以形色名。万震赞云:厥甲美如瑶玉。是矣。”江瑶壳质薄脆,半角质,晶莹可爱。其后闭壳肌大而圆,称江瑶柱,干制品又叫干贝、大干贝。《闽中海错疏》:“江瑶壳色如淡菜,上锐下平,大者尺许,肉白而韧,柱圆而脆。沙蛤之美在舌,江瑶之美在柱。”
江瑶科动物在我国有13种,以栉江瑶最为出名。壳呈长三角形,壳高155mm,壳长280~300mm,壳宽70mm。壳顶尖细,因壳顶埋栖于海底,故常呈破蚀状态。后端宽广,两壳相等,铰合部长,几乎占整个背缘,无铰齿。腹缘直,近壳顶处有1稍凹陷的足丝孔,后缘略弯曲或呈截形。壳表面褐色,呈剥蚀状,致珍珠层外露而具珍珠光泽。壳表一般约有十余条放射肋,肋上具有三角形略斜向后方的小棘,此棘状突起在背缘最后1行多变成强大的锯齿状。贝壳内面仅在前部和中部具珍珠层,边缘部分无珍珠层。闭合肌2枚,前闭壳肌小,位于壳顶处,卵形;后闭壳肌大,位于壳之中部,圆形,如保温瓶塞大小。足丝发达,细软丝状,褐色。
生活习性江瑶生活在浅海20~40m水深,泥沙质海底,有报道在100m以下也曾采到。江瑶的生活状态很有意思,它们成集团群落密集的分布在泥沙区,以壳顶直立插入泥沙中,并用足丝固着在沙粒上,贝壳后端1/3露出水中,行滤食生活。潜水观察,就像一片片大葵花籽倒插在泥沙中,十分壮观。
经济价值烹饪运用:江瑶软体部分均可食用,特别是贝柱色白晶莹,味道甘美。轻火炙食鲜嫩,过火则筋韧。正如《本草纲目》所载:惟四肉柱长寸许,白如珂雪,以鸡汁沦食肥美,过火则味尽也。故多生食、涮食、或制作粥汤、面点等。江珧肉质脆嫩,色乳白,味鲜美,多用蒸、爆、炒等烹调方法。闭壳肌干制品即为江珧柱,经涨发后可用来烧、烩、蒸等。 烹饪运用:江珧肉质脆嫩,色乳白,味鲜美,多用蒸、爆、炒等烹调方法。闭壳肌干制品即为江珧柱,经涨发后可用来烧、烩、蒸等。
采集时,由潜水员潜入海底,将江瑶扒入网袋中,提吊入舱。洗净后,剖割取出后闭壳肌,鲜食或煮熟晒干。
江瑶的贝壳和肉柱均入药。壳含角壳硬蛋白、碳酸钙等。全体含类粘蛋白,由近8%的糖和10%的蛋白组成,糖为N-乙酰化葡萄糖胺及半乳糖胺、半乳糖、岩藻糖等组成。还含有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纤维蛋白、副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及十多种氨基酸。尚含腺苷三磷酸、磷酸酯酶、羟基吲哚氧化酶。内脏团含银、锰等。
贝壳有清热解毒、熄风镇静之功,用于高血压、湿疮等。
贝柱具滋阴补肾、调中之功。《本草从新》:下气调中,利五脏,疗消渴,消腹中宿食。《本草求原》:滋真阴,止小便。用于久病精血耗损、五脏亏虚、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糖尿病、阳痿遗精、二便不利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