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毛翠雀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药 名】:展毛翠雀花

【拼 音】:ZHANMAOCUIQUEHUA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翠雀属植物展毛翠雀花的根或全草。

【考 证】:《晶珠本草》记载,德木萨止泻痢。德木萨分为三种,生长在山头,植株短,叶厚,花甚白,光泽不明显者称为洛赞青保;花小,淡蓝色,生长在浅山坡、山沟者称为玉龙巴;生长在低地的壤土地带,植株中等,花蓝黑色者称为夏冈哇。三者功效相同,依次前者性凉。《如意宝树》记载:德木萨止脓泻,外敷愈疮,干黄水。让钧多吉说,德木萨止寒痢,驱邪。《形态比喻》记载:德木萨又称为哦布达亚干(25种达亚干的蓝色达亚干),阳山的高、低处皆生长,叶状如田旋花略蓝(藏药名:波尔),茎青色细长,花蓝红色,状如戴胜鸟头,味微苦,功效止赤痢,用酒送服止寒泻,德木萨因生境不同而分三种。

总称德木萨,泛指毛莨科翠雀属(Delphinium L.)多种植物,根据形态与生境分上述三类,将分别收入。夏冈哇属德木萨之一类,藏医常用。本品为原药材之一。它生长在土地条件较好的山坡,田边以及林边等地,花蓝色等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

今各地用药,西藏用蓝翠雀花Delphinium caeruleum Jacq. ex Camb.、光序翠雀花Delphinium kamaonense Huth;青海用三果大通翠雀花Delphinium pylzowii Maxim. var.pumilum Huth、蓝翠雀花、川甘翠雀花Delphinium souliei Franch.,《中国植物志》27卷记载青海藏族用大通翠雀花Delphinium pylzowii Maxim.;云南迪庆用川西翠雀花Delphi-nium tongolene Hemsl.、蓝翠雀花、粗距翠雀花Delphinium pachycentrum Hemsl.、短角萼翠雀花Delphinium ceratophorum Franch. var. brevicorniculatum W.T. Wang。

【药用部位】展毛翠雀花的根或全草。

【功 效】:祛湿止痛、祛湿止痒、祛湿止泻。

【主 治】:关节疼痛、风湿疥癣、皮肤瘙痒、溃烂流脓、湿热泄泻、痢疾。

【性味归经】:苦,平。肺、脾、大肠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服,9一15克。外用:煎水洗,或煎水熏蒸关节处。

【别 名】:稀吐(四川)、下冈哇(青海)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甘肃西南部、青海南部及东南部、四川西部、西藏东部。

【拉丁名】:展毛翠雀花 Delphinium hamanense Huth var. Glabrescens(W. T. Wang)W. T Wang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