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淮河(Huaihe )

河流概况中国长江和黄河之间的大河。洪泽湖以下为淮河下游,水分三路下洩。主流通过三河闸,出三河,经宝应湖、高邮湖在三江营入长江,是为入江水道,至此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187,000平方公里;另一路在洪泽湖东岸出高良涧闸,经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港入黄海。第三路在洪泽湖东北岸出二河闸,经淮沭河。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2度~121度,北纬31度~36度,流域面积27万k㎡。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毗邻。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及湖北5省,由于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现状淮河分为淮河水系及沂沭泗水系,废黄河以南为淮河水系,以北为沂沭泗水系。整个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1亿m³,其中淮河水系453亿m³,沂沭泗水系168亿m³。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全长1000km,总落差196m,平均比降0.2‰。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县境内,干流全长1000km。流域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山丘区面积约占总

淮河干流

面积的1/3,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流域西部的伏牛山、桐柏山区,一般高程200— 500m,沙颍河上游石人山高达2153m,为全流域的最高峰;南部大别山区高程在300一1774m;东北部沂蒙山区高程在200一1155m。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延伸部分,西部高程一般为100—200m,南部高程为50—100m,东北部高程一般在100m左右。淮河干流以北为广大冲、洪积平原,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高程一般15—50m;淮河下游苏北平原高程为2—10m;南四湖湖西为黄泛平原,高程为30—50m。 流域内除山区、丘陵和平原外,还有为数众多、星罗棋布的湖泊、洼地。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的桐柏山,大体自西向东流,经过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至江苏省江都县三江营注入长江,河道全长1000公里。流域西以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脉与黄河的支流伊洛河流域及长江的支流汉水流域分界;北以从河南省郑州至兰考的黄河南堤和从兰考到废黄河口的废黄河南堤与沂沭泗流域分界;南以桐柏山脉、大别山脉及通扬运河、东串场河与长江中下游北岸的汉水、皖河、巢湖、滁河等水系分界;东濒黄海。

流域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6.69万平方公里,占35.8%。由于里运河以东、废黄河以南、通扬运河及东串场河以北的苏北平原,共计有22440平方公里面积,水流向东直接入海,淮河干流实际汇水面积为164560平方公里。淮河安徽段,处于淮河中游,上自豫、皖交界的洪河口起,下至皖、苏交界的洪山头止,河道长度430公里。淮河以北是黄淮冲积平原,平坦辽阔,土层深厚,地面高程45米至13.5米,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呈1/5000~1/10000比降。北部萧、濉、宿、灵、泗诸县境,分布有低山残丘,高程一般在50~100米,萧县官山最高峰408米,淮北市相山峰顶342米,宿县乾山312米,泗县屏山119米。沿淮两岸,分布着湾地、洼地和湖泊,是淮河滞洪、行洪地带。淮南主要是山丘区,西部大别山以白马尖和天堂寨最高,高程分别为1774米和1729米;大别山以东,地势显著降低,岗丘连绵,向东北延伸直抵洪泽湖以南,成为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高程一般在50~100米左右,也有300米以上的丘陵,如张八岭的北将军山为399米,沿淮寿县以下有浅山分布。淮河干流比降平缓,平均为0.02‰,沿途流经峡山、荆山、浮山三处峡口,形势险要。正阳关汇纳上游干支河全部山区来水,总控制面积91620平方公里,素有"七十二道归正阳"之称,大别山区、桐柏山区、伏牛山区、嵩山山区等,都是淮河的主要洪水源地。干流平槽泄量:洪河口至正阳关不足1000立方米每秒,正阳关至涡河口为2500立方米每秒,涡河口以下至洪山头为3000立方米每秒。

淮河流域图

两岸支流众多。左岸有洪河、谷河、润河、颍河、西淝河、芡河、涡河、漴潼河、濉河等,还有大型人工河道新汴河和茨淮新河,一般都源远流长,具平原河道特征;右岸有史灌河、沣河、汲河、淠河、东淝河、窑河、小溪河、池河、白塔河等,均源于江淮分水岭北侧,流程较短,具山区河道特征。沿淮多湖泊,分布在支流汇入口附近,湖面大但水不深,左岸有八里湖、焦岗湖、四方湖、香涧湖、沱湖、天井湖等;右岸有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高塘湖、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高邮湖、沂湖、洋湖等。

皖境淮域,历史上水利发展较早,如寿县的芍陂(今安丰塘),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灌田万顷;横贯宿、灵、泗三县的通济渠,建于1300多年前的隋朝,上溯汴梁,下接运河,沟通江淮,是当时的漕运孔道,12世纪起,经历了600余年的黄河夺淮,终至湮废。及至1949年前,淮北地区已是水系紊乱,河沟淤阻,陂塘沟洫,大都夷平;淮河干流被淤浅,下受洪泽湖顶托,浮山以下入湖河底呈倒比降,宣泄不畅。域内洪涝灾害频仍,甚或旱蝗并发,赤地千里,"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是其真实写照。1949年以后,整治了淮河干、支河道,开挖了排水沟渠,初步建立了排水系统。虽然治理标准尚低,洪涝灾害尚很严重,但取得的治水成绩是很大的,除害兴利有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工、农业蓬勃发展,淮北地区已形成了煤、电能源基地和粮、棉基地,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水系组成淮河水系

人民子弟兵抗洪

淮河干流自西向东,经河南省南部、安徽省中部,在江苏省中部注入洪泽湖,经洪泽湖调蓄后,主流经入江水道至扬州三江营注入长江。河源至洪河口为上游,长360km,落差174m,流域面积3万多k㎡;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km,落差16m,流域面积13万多k㎡;中渡至三江营为下游,长150km,落差6m,流域面积3万k㎡。

淮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万k㎡的一级支流有4条,大于2000k㎡的一级支流有16条,大于1000k㎡的一级支流有21条。右岸较大支流有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等;左岸较大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西淝河、涡河、浍河、 渫潼河、新汴河等。见淮河主要支流特征表。

在淮河流域水系中有许多湖泊,其水面总面积约7000k㎡,总蓄水能力280亿m3,其中兴利蓄水量60亿m3,较大的湖泊有缄西湖、城东湖、瓦埠湖、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等。见淮河流域主要湖泊特征值表。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中最大的湖泊,它承转淮河上中游约16万k㎡的来水,在12.5m水位时,水面面积2069k㎡、蓄水量3l亿m3,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现在是一个集调节淮河洪水,供给农田灌溉、航运、工业和生活用水于一体,并结合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湖泊。设计洪水位16.0m,校核洪水位17.0m,校核洪水位时相应容量为135亿m3。

入江入海水道:

①入江水道该水道自三河闸起经金沟改道至高邮湖、邵伯湖,再由运盐河、金湾、太平、凤凰、新河汇入芒稻河、廖家沟达夹江,至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58km,设计行洪流量12000m3/s。

②里运河,该河是由历史上的邗沟演变而来,经近40多年的多次整治,已成为一条综合利用的河道。它既可分泄淮河洪水,又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和南水北调东线的干渠。从杨庄起至江都止,里运河全长159km。两岸均筑有大堤,其西堤即入江水道的东堤,有防御淮河洪水,保障里下河地区安全的任务。

③苏北灌溉总渠是利用洪泽湖水源,发展废黄河以南苏北地区灌溉的输水干渠,也是淮河洪水入海的一条入工开挖河道,西从洪泽湖口高良涧闸起,东至扁担港入海止,全长168km。设计行洪能力800m3/s,实际动用时,超过了这一标准。1954年大水,总渠分泄了淮河洪水1020m3/s入海。

沂沭泗水系

沂沭泗水系位于淮河流域东北部,由沂河、沭河、泗河组成,均发源于沂蒙山区,流经鲁、苏两省,总面积近8万k㎡。

沂河。沂河经山东省的沂源、沂水、沂南、临沂、郯城和江苏省的邳县、新沂等县市后入骆马湖,全长574km。骆马湖以上流域面积11600k㎡。主要支流有东汶河、蒙河、 河、涑河、柳青河、白马河等。现在的沂河干流的安全行洪能力:临沂站为12000m3/s,李庄站为7000m3/s,华沂站为6000m3/s。

沭河。沭河经山东省的沂水、莒县、莒南、临沂、临沭、郯城和江苏省的新沂、沭阳等县、市后汇入新沂河。沭河距沂河约20km,两河平行南下。沭河南流至临沭县大官庄时分为两支,南支为老沭河(亦称总沭河),东支新沭河。沭河较大的支流有袁公河、鹤河、浔河、高榆河、柳青河和汤河等。沭河总流域面积5970k㎡(其中大官庄以上4519k㎡),干流长300km。

泗河。泗河是南四湖湖东地区最大的一条山洪道,发源于山东省新泰市的太平顶山西侧,流经新泰、泅水、曲阜、兖州、邹城、济宁和微山等县市,于济宁市郊入南阳湖,河长159km,流域面积2366k㎡。河口的行洪能力约3600m3/s。

南四湖位于济宁以南、徐州以北,由南阳、昭阳、独山、微山等4个湖泊组成,故称南四湖。湖区南北长125km,东西宽6~25km,湖面面积1266k㎡,最大防洪库容54亿m3。1958年在南四湖湖腰建成二级坝枢纽工程,将南四湖分为上下两级。上级湖面积602k㎡,下级湖666k㎡。上级湖洪水位36.5m时,相应容量23.10亿m3;下级湖36.0m时,容量30.78亿m3。汇入南四湖的河道有53条。南四湖的水从韩庄运河、伊家河、不牢河、老运河等河进入中运河。

骆马湖位于江苏省宿迁、新沂两市的沂河与中运河交汇处,集水面积5.12万k㎡。入湖水系有沂河、南四湖、韩庄运河及中运河等。设计洪水位25.0m时,相应蓄水量15.85亿m3;校核洪水位26.0m时,相应蓄水量19亿m3。

入海水道:

①新沂河是一条入工开挖的入海河道。自老沂河华沂开始,过骆马湖,切开嶂山岭,向东会合老沭河,至灌河口入海。其中嶂山以下至入海口长146km,最大行洪流量7000m3/s。

②新沭河是一条入工开挖的入海河道。从山东省大官庄经大兴镇、石梁河水库、欢墩、沙河、小东关至临洪河口入海。河道全长80km。目前排洪能力为4000m3/s。沂、沭河之间有分沂入沭通道,分沂河洪水入沭河。

③分淮入沂水道是一条入工开挖河道,南起二河闸,经淮阴闸、沭阳闸至新沂河,全长97.6km,可相机将淮河洪水分入新沂河,设计流量3000m3/s,校核流量4000m3/s。

流域概貌地貌及历史变迁

淮河流域位于东经111°55′~120°45′,北纬31°~36°。东临黄海,西、南及东北部分 别为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和沂蒙山等环绕,山海之间为广阔的平原。山丘区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1/3,平原面积约占2/3。淮河流域东西长约700km,南北平均宽约400km,西北部高,东南部低.诲拔在600~1000m之间,豫西石入山最高为2153m。淮河流域上游两岸山丘起伏,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中游地势平缓.多湖泊洼地;下游地势低洼,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

历史上的淮河是—条从云梯关独流入海的河流,河道宽阔,水流通畅。沂、沭、泗河都是淮河的下游支流。受黄河侵淮夺淮的影响,现在的流域面积比当时要大。原来在开封西北入黄河的济水改流入泅水,使部分济水流域成为淮河流域;黄河夺淮后,下游三角洲向东延伸了约50km;淮河故道淤塞后,迫使淮河从现在的入江水道入长江,使部分长扛流域面积变成淮河流域的面积。

由于黄河“善淤、善决、善徙”,不仅多次从北岸决口,淤积诲河平原,河道向东北迁徙,而且也多次从南岸决口,淤积淮河平原,河道向东南迁徙,夺淮河入黄海。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防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河南省汲县和滑县之间入为决堤,造成黄河改道,大部分黄水从泗水分流入淮;至1194年黄河完成了又一次大迁徙,黄水全部夺淮入黄海,直至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县境内向北决口,经山东利津入渤海。在1194~1855年的黄河夺淮期间,黄河也多次从南岸决口黄水从淮河北岸支流涡河、颍河入淮河干流,直到明清才形成较稳定的河道。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当局为阻止日军西进,在郑州附近的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堤,黄河主流自颍河入淮,直到1947年花园口堵复上,黄河又泛滥达9年之久,淮河北岸支流又一次普遍遭到破坏。

受黄河长期侵淮夺淮的影响,地形和水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古济河、钜野泽和梁山泊已消失;河床普遍淤高.且留下了废黄河河床;形成新的湖泊如洪泽湖、南四湖和骆马湖。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淮河水系紊乱,排水不畅或水无出路,造成了“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的局面。中游的水下不来,下游的水又流不出,是一条难治之河。

气候,水文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闷热多雨,冷暖和早涝转变急剧。年平均气温在11~16℃,由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递增,最高月平均气温25℃左右,出现在7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在O℃,出现在1月份;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0℃。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911mm,总的趋势是南部大、北部小、山区大、平原小、沿海大、内陆小。淮南大别山区淠河上游年降雨量最大,可达1500mm以上、而西北部与黄河相邻地区则不到680mm。东北部沂蒙山区虽处于本流域最北处,由于地形及邻海缘故,年降雨量可达850~900mm。流域内5月15日~9月30日为汛期,平均降雨量达578mm,占全部年降雨量的63%。降雨量年际变化大,1954、1956年分别为1185mm和1181mm,1966、1978年仅578mm和600mm。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约231mm,其中淮河水系为238mm,沂沭泗水系为215mm。径流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淮河干流各控制站汛期实测来水量占全年的60%左右,沂沭泅水系各支流汛期水量所占比重更大,约为全年的70%~80%。

淮河流域暴雨洪水集中在汛期6~9月,6月主要发生淮南山区;7月全流域均可发生;8月则较多地出现在西部伏牛山区、东北部沂蒙山区,同时受台风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常出现台风暴雨。9月份流域内暴雨减少。一般6月中旬至7月上旬淮河南部进入梅雨季节,梅雨期一般为15-20d,长的可达一个半月。据历史文献统计,公元前252年一公元1948年的2200年中,淮河流域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27次。1194年黄河夺淮初期的12、13世纪每百年平均水灾“次,“、18世纪每百年水灾74次,16世纪至新中国初期的450年中,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94次,水灾日趋频繁。从1400~1900年的500年中,流域内发生较大旱灾280次。洪涝旱灾的频次已超过三年两淹,两年一旱,灾害年占整个统计年的90%以上,不少年洪涝旱灾并存,往往一年内涝了又早,有时则先早后涝。年际之间连涝连旱等情况也经常出现。

淮河洪水按影响范围可分全流域性洪水和区域性洪水。全流域性洪水是由于梅雨期长、大范围连续暴雨所造成。区域性洪水由局部河段或支流暴雨所造成。历史上1593、1612、1632、1730、1848、1850、1898、1921、1931年曾发生过大洪水。

近半个世纪内,淮河流域又发生了多次大洪水:1950年淮河水系发生流域性洪水,正阳关洪峰流量12770m3/s,蚌埠站洪峰流量8900m3/5。

1954年发生全流域大洪水。7月份流域内月平均雨量达513mm,为多年同期平均雨量的3~5倍,700mm以上的雨量范围约4万k㎡,暴雨中心的雨量,淠河上游吴店、沙颍河临泉、淮北宿县分别达1265.3mm、3074,9mm和963mm。8月2日蚌埠站出现最高水位22.18m,最大流量(包括南岸漫岗流量)11600m3/s。

1957年沂沭泗水系和颍河、涡河发生区域性洪水,其中沂沭泗流域发生过7场暴雨,月雨量最大达800mm.最大洪峰流量沂河临沂站为15400m3/s,沭河大官庄为4910m3/s,泗河书院站为4020m3/s,沙颍河叶县站为9880m3/s。其他淮河左岸支流水位站普遍超历史最高水位。

1965年里下河地区36灭内平均雨量达769mm,发生了特大洪涝。

1968年淮河上游发生大洪水,信阳地区1.8万km2普降暴雨,降雨量达500~600mm,息县站洪峰流量15000m3/s,洪水汇流到王家坝,实测洪峰流量17600m3/s,加上决口还原,总流量约为20650m3/s。

1969年淮河中游淮南地区发生大洪水,降雨量达到500~1000mm,暴雨中心一次雨量达1097.6mm,淮南各支流的洪峰流量:潢河潢川站3500m3/s;淠河横排头站6430m3/s;史河蒋家集站5900m3/s。佛子岭、磨子潭水库洪水漫顶,梅山、响洪甸严重超限蓄洪。

1974年沂、沐河洪水,沂河临沂站最入流量13900m3/s,新沐河大官庄最大流量4250m3/s。

1975年洪汝河、沙颍河发生洪水。当年8月发生3号台风,风径反常,进入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停滞少动,附近地区发生罕见特大暴雨,汝河上游板桥水库附近的林庄,5天累计雨量达到1631.Imm,最大6h雨量达830.1mm,24h雨量达1060.3mm;沙颍河支流澧河上游的郭林S日雨量达1517mm,洪河石漫滩水库游的油房山水库为1411.4mm。汝河板桥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达13000m3/s,库水位超过坝顶防浪墙后,大坝溃决,估算最大出库流量达78800m3/s,洪河石漫滩水库大坝也漫顶溃决。澧河支流于江河的最大洪峰流量达12100m3/s。

1991年淮河水系发生大洪水。当年,入梅早,且梅雨期长达58天。5月份降雨偏多,河湖底水偏高,在6月12日至7月11日间,又先后发生二场大暴雨,暴雨覆盖面广,组合恶劣,暴雨中心吴店站一次雨量达1125mm。淮河中游沿大别山部分地区最大30d、60d雨量超过1954年雨量,里下河地区60d雨量达800~1300mm,超过历史记录。受暴雨影响,淮河上、中游干支流洪水陡涨,洪峰叠加,许多水位站水位均接近1954年水位。该年30d洪量蚌埠站为273亿ms,中渡站348亿m3。

连年的水旱灾害给淮河流域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下面仅列出几个典型年的灾害损失。

1931年大水,全流域淹没农田513万h㎡,受灾人口2100余万,死亡人数75000多人,灾后瘟疫流行。

1938年国民党政府在黄河花园口扒口,淮河流域形成5. 4万k㎡的黄泛区,共有391万人外逃,89.3万人死亡。

1954全流域大水年,虽然淮河已经初步治理,但灾情仍然严重。豫、皖、苏三省淹没农田335万h㎡,皖、苏两省死亡1930人。

1974年沂、沭河洪水,重灾区临沂和徐州地区,受灾农田分别为24.7万h㎡和28.5万h㎡,死亡人数分别为92人和35人。

1975年的“75.8”特大暴雨洪水,河南省受灾人口820万人。受灾耕地106.7万h㎡。因垮坝淹死2,6万人,冲毁京广铁路102km,停车18天;安徽省受灾人口458万人,成灾耕地60.8万h㎡。

至1991年全流域已进行了全面的治理,但该年严重的洪涝,仍造成厂严重损失。全流域受火耕地551.6万h㎡(其中捞灾占79%),受灾入口5423万人,由于流域内经济日趋发达.该年直接经济损失达340亿元。

1966年和1978年是近年来的两个大早年,1966年流域年平均雨量仅579mm,1978年为601mm,其受灾面积均约333.3万h㎡。

1954年以来各次洪水淮河主要控制站实测最高水位、最大流量及淮河流域各上要支流实测洪水列于淮河干流主要控制站实测最高水位、最大流量表。

淮河干流的含沙量自卜游往下游逐渐减少,上游息县站为0.88kg/m3;王家坝站为0.63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707万t);中游正阳关(鲁台子)站为0.54kz/m3(1277万t);蚌埠站为0.42kg/m3,(1217万T);下游中渡站为0.23kg/m3(767万t),支流中沙颍河年输沙量最入,淠河最小。

水资源

淮河流域年平均地表水资源为621亿m3,浅层地下水资源为374亿m3,扣除两者相互补给的重复部分,水资源总量为854亿m3,入均占有量为450m3。目前,淮河流域各项水源工程的年供水能力约450亿m3,在保证率为50%的平水年份缺水11亿m3,保证率为75%的中等干旱年份缺水41亿m3,保证率为95%的特枯年份缺水116亿m3,预测到2000年保证率为95%时供需缺水量为179亿m3。淮河流域地表水地区分布总的趋势是南部大、北部小,同纬度地区山区大、平原小,平原地区则是沿海大、内陆小。

淮河流域全流域水能蕴藏量151万kW,可开发的装机约90万kW,目前已开发近30万kW。主要分布在上游各支流,由于集水面积有限,径流小,电站装机容量大部在1万kW以下。

河流治理淮河治理简史

淮河水利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00年以前,在支流淠河和东淝河之间洼地周围,圈堤蓄水,即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芍陂。经历代维修扩建,堤周长在一百里至三百里之间变化。公元前486午,挖通了邗沟,开通了淮河和长江之间的航运。公元前482年,又开通了鸿沟,由淮河支流泗水,经古济水到达黄河。公元605年,又修建了通济渠,从黄河引水在泗州入淮水。这些古运河对南北交通起了重要作用。

黄河侵淮夺淮后,淮河水患频繁。清代潘季驯主持治水,在洪泽湖周边筑堤,蓄纳淮河来水,企图“蓄清刷黄”(用淮河水刷深黄河入海河段)维持漕运,但未达到预期效果。后来,杨一魁主持治水时,把淮河洪水分入运河,并由芒稻河入长江,是为导淮入江的开始。20世纪初,也进行了各种导淮方案的研究,其中包括把淮河水全部导入长江和部分入江、部分入海以及全部入海的方案。

1949年后,淮河的治理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成立了流域管理机构,进行了流域规划,并全面地对河流进行了治理开发。

流域规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就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提出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1年治淮委员会提出了以防洪为主的《关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1952年又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解决流域内涝问题的初步意见》。1954年提出了沂沭泗洪水处理意见。1957年提出了《淮河流域规划提要》和《沂沭泗流域规划报告(初稿)》。

1977午上半年提出了一份治淮情况报告及其附件《治淮战略性骨干工程说明》。《说明》中把大型骨干工程归纳为“蓄山水”,“给出路”、“引外水”三大部分。“蓄山水”是继续在山区修建拦洪水库;“给出路”是进一步扩大淮沂沭泗干支流的排洪出路;“引外水”是从长江和其支流汉江引水补充水源。

80年代和90年代初又进行了大量的规划工作,于1992年提出了《淮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1991年淮河大洪水带来的洪涝灾害十分严重,使之进一步认清了淮河防洪的严峻局面。同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治理淮河、太湖会议,会议明确了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治淮的18项骨干工程。这18项工程也是规划的防洪体系的骨干工程。在此基础上,近年又提出治理开发的“九五”和2010年目标。

流域治理开发的重点骨干工程或措施

淮河治理开发的目标是以防洪为主,兼顾除涝、发电、灌溉、航运、水产、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淮河流域规划中逐步提出和明确了治理开发的骨干工程。以下将按9个方面简述一些重点骨干工程,这些工程有的已全部建成使用;有的已部分完工,发挥了部分效益,尚需续建、扩建;有的尚待兴建。

(1)大型水库。淮河水系和沂沭泅水系干支流上除“淮河流域已建大型水库指标表”所列32座水库外,已建库容在1亿m3以上的大型水库还有狮河的花山、泗河的贺庄、青河口的小塔山、蔷薇河的安峰山水库。

此外,正在复建的有水毁工程石漫滩水库。该水库位于洪河支流滚河上,总库容1.26亿m3。计划兴建的大型水库有:淮河干流上的出山店水库,总库容36亿m3(或选择上游44km的红石潭水库,总库容16亿m3);淠河支流漫水河上的白莲崖水库,总库容5亿m3;沙河上的下汤水库,总库容11.7亿m3;澧河支流甘江上的燕山水库,初期库容15亿m3;沙河支流北汝河上的前坪水库,总库容6.9亿m3。

(2)开辟入江入海水道。解除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重要工程之一是开辟入江入海水道,现已形成一个入江入海的工程体系。

淮河水系方面:洪水通过洪泽湖枢纽控制,大部分经入江水道分入长江,一部分经苏北灌溉总干渠入海,一部分经淮沭河分淮入沂。这3条水道的排洪能力分别为12000、800和3000m3/s。此外里运河还可分泄少量淮河洪水入扛,废黄河可分泄部分淮河洪水入海。

目前洪泽湖地区及其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不到百年一遇。为使防洪标准提高到300年一遇,规划沿灌溉总干渠北侧开挖新的入海水道,水道全长163.5km,设计排泄流量8000m3/s。现已按行洪流量2270m3/s开工兴建。

沂沭泅水系方面:经过多次整修,现已有新沭河和新沂河两条水道和l条分沂入沭的水道。目前新沭河和新沂河的捧洪能力分别为4000和7000m3/s。分沂入沭的安全泄量为3000m3/s,现仍泄入老沭河。现在这个地区仍只能防御十年一遇左右的洪水。为了提高到防御50~100年一遇洪水,计划实施“沂沐泗洪水东调南下工程”。

(3)新建和加固堤防。流域内新建和经过整修加固的重要堤防有:淮北大堤,全长238.4km 蚌埠市围堤,全长10.4kmt入江水道大堤,左堤199.7km,右堤221.7km,总长421.4km;洪泽湖大堤,全长67.25km;里运河大堤,左堤157.5km,右堤156,9km,全长314.4km 小洪河两岸堤防总长405km,汝河两岸堤防总长369.9km;大洪河两岸堤防166.5km,沙颍河干堤,河南段全长525.5km,安徽段全长363.93km;涡河西堤长113.37km,东堤长173km;苏北总干渠两岸堤长313.2km;分淮入沂水道两岸堤长41km;沂河干流堤防全长316.25km;新沂河堤防全长279.3km,沭河和新沭河堤防长度分别为394.2km和132.8km,总长527km,泗河堤防全长138km,东鱼河干流堤防全长158.13km;诛赵新河干流堤防长278.9km;韩庄运河两岸堤长79km;中运河两岸堤长296km,邳苍分洪道两岸堤长148.6km。

(4)新辟排洪排涝河道和分洪道。新开的河道和分洪道主要有以下几条:茨淮新河全长134.2km,计划分泄颍河洪水2000m3/s,使正阳关至怀运的淮河中游的排洪能力由10000m3/s提高到12000m3/s;怀洪新河全长127km,上口分洪流量2000m3/s,结合接纳12000h㎡面积的排捞流量,下游设计排洪流量4700m3/s,新汴河全长127.1km,排涝流量900m3/s,捧洪流量1460m3/s;洪河分洪道和蒙河分洪道全长80km,分洪流量750~950m3/s;邳苍分洪道全长77km,它既可分泄沂河洪水、又可排泄两岸涝水。进水闸(江风口闸)设7孔12m×6.5m弧形闸门控制,设计过闸流量2000m3/s,东鱼河全长172km,沿途共入了万福河、洙水河、大沙河等上游0.592万k㎡的高地洪涝水。其南支、北支分别长52和96km,共承担0.273万k㎡地区的排水;洙赵新河全长140km,共拦截西北部高地o.42万k㎡的洪涝水。

(5)蓄(滞)洪区。利用平原区的洼地,在四周筑堤,在大洪水时,临时分蓄一部分洪水。已建的蓄(滞)区见“淮河水系蓄(滞)洪区简况”表。

(6)行洪区。行洪区是扩大淮干中游泄洪能力的一种工程措施,它是淮河洪水河槽的一部分.位于岗地或淮河大堤与中泓之间,利用沿河的湖泊洼地修建的,筑有行洪堤,保护区内农业生产,一般情况下不行洪,在淮河洪水达到规定高程时,在行洪区卜口开口或漫堤行洪,经行洪区下口又流入淮河。最多时行洪区达到21处,现有17处。

(7)控制枢纽。临淮岗枢纽位于淮河中游正阳关上游的临淮岗,其目的是控制正阳关以上淮河洪水,减少正阳关以下淮北大堤防洪负担,并取代1954年大水冲坏的润河集枢纽。该枢纽控制流域面积4.35万k㎡,占正阳关以上流域面积的1/2。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坝上设计水位28.4m~28.6m,相应库容93亿m3,较天然滞洪状况可增加洪量33亿m3;校核水位29.6m时,相应库容120亿m3。

蚌埠枢纽:位于蚌埠市西的淮河上,由节制闸、分洪道、船闸、电站等组成。作用是抬高淮河枯季水位,以利灌溉、供水和通航。设有28扇宽10m、高7.5m的闸门,泄洪能力10140m3/s。运用水位为16.0~18.0m。分洪道设计流量2860m3/s。

韩庄枢纽:位于南四湖南端的山东省微山县韩庄镇,是南四湖主要出口韩庄运河的控制工程,由韩庄闸、伊家河闸、老运河土坝等组成。韩庄闸装有17扇12m* 7.2m闸门和14扇12m*9m闸门,微山湖水位33.5m时,泄流能力为2050m3/s。伊家店闸设有3扇7m*5m闸门,泄量250m3/s。

洪泽湖控制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洪泽湖大堤、三个出口处建筑物(入江水道的三河闸、苏北灌溉总渠的高良涧闸、淮沭河口的二河闸),两个灌溉引水涵洞(洪金洞、周桥洞)。它兼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和发电等综合效益。其中三河闸共有63孔宽10m、高6.2m的泄洪闸,设计泄量]2000m3/s;二河闸共有35孔宽10m、高8m的泄水闸,设计泄量3000m3/s,该闸还可反向引沂济淮,设计流量300m3/5;高良涧闸设8孔宽9.2m、高4.0m的泄水闸,设计流量800m3/s; 两个灌溉引水橘洞,总设计流量6Sm3/s。

南四湖二级坝枢纽:位于山东微山县昭阳湖腰最窄处,包括拦湖大坝、溢洪堰、1号、2号、3号、4号节制闸和船闸,全长7360m。拦湖大坝坝顶高程39m,长4113m,坝高一般为6.5m;溢流滚水坝,堰顶高程35.1m,长300m;l号闸设39扇6m×4m平板门,设计泄量4500m3/s;2号闸设55扇5.25m×3m钢丝水泥平面升直门,设计泄量3300m3/s;3号闸设84孔6.4m×4.3m钢丝水泥壳面直升门,设计泄量4620m3/s;4号闸设134孔6.3m×4.5m钢丝水泥壳面直升门,设计泄量4490m3/s(待湖腰扩大工程完成后才能运用)。

(8)河道整治。河道整治主要包括河床疏浚,结合堤防建设对河道截弯取直、局部调整和拓宽堤距,近年还包括河道清碍,以扩大河道本身泄洪和排涝能力。先后进行整治的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王引河、黑茨河、西淝河、濉河、沱河、渫潼河等。

(9)污水处理措施。近10多年来,在流域内工农生产不断发展、入口增加、城镇数量加多、规模扩大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大量生产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向河中排放,各种废物向河边倾卸,尤其是不适当地发展了一批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等排污量大而社会效益差的工业企业,使淮河水受到极其严重污染。到1994年全流域城镇和企业每天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约700万t,化学耗氧量超标几十到几百倍,集中性恶性污染事故频繁出现,约2/3的河段已失去使用价值,一些地区因水质恶劣,已造成饮水困难。

淮河受到严重污染的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和关注,采取了以下果断有力的措施:

1)制定阶段性水质达标目标,严格限期实施。1994年5月、1995年9月和1997年7月在国务院主持下,先后召开3次淮河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确定的目标是:第一阶段坚决关停一批污染严重、效益差、没有治理价值的污染企业;第二阶段在1997年底全流域工业污染源全部达标排放;第三阶段到2000年全流域污染物质化学耗氧量削减到36.8万t,实现水体变清。现在第一、二阶段的达标目标已经实现。1994~1996年关停或取缔了污染企业4425家;据1998年1月1日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水质公报”称:淮河干流中游段8个监测断面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正类水标准的有2个,符合N类水标准的有6个,未发现V类或超V类水断面,主要入河排污口的化学耗氧量排放量大部分已削减60%以上。为达到第三阶段目标,计划投入约200亿资金,完成259家重点污染源治理任务,建成80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

2)依法治污。除了坚决执行《水法》外,国务院还于1995年8月颁布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为彻底治理老的污染源,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正确处理工农业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保证。

40多年来,治淮工程共完成土石方工程量370亿m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189多万m3;修建大中小型水库5300多座,总库容250亿m3,其中库容1亿m3以上的大型水库36座,总库容187亿m3;修筑于支流堤防1.5万km开辟厂新沂河、新沭河、苏北灌溉总干渠等入海水道和扩大了入江水道;开挖了茨淮新河、新汴河、东鱼河等排洪排涝新河道;开辟了12处蓄(滞)洪区和21处行洪区,修建了5个大型控制枢纽和各类节制闸4000多座;修建了江都(抽水流量460m3/s,)等大中小型电力排灌站近5万处,总装机容量近300万kW,建成机电井近7o万眼;对干支流河道全面地进行了整治;已修建水土保持林1万km2,水平梯田8000km2,小流域治理有很大进展。这些工程在防洪排涝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1)防洪排涝。仅36座大型水库有防洪库容110多亿m5,有效地拦截干支流上游山区洪水。例如1982年淮河的5次洪峰,宿鸭湖、薄山、梅山、鲇鱼山、南湾,石山口等水库削峰率达80%~100%。现在淮河水系排洪入江入海的能力从8000m3/s扩大到13000~16000m3/s,沂沭泅水系的入海排洪能力由1949年前的不到1000m3/s扩大到11000m3/s。淮河干流上游淮滨段的排洪能力,由3000m3/s扩大6000m3/s,中游正阳关以下至蚌埠段的排洪能力由5000m3/s扩大到10000m3/s,蚌埠以下至洪泽湖的排洪能力由7000m3/s扩大到13000m3/s;淮北大堤基本能力防御1954年型40年一遇洪水,沂沭泗干流及淮河主要支流能防御10~20年一遇洪水,洪泽大堤和里运河大堤的防洪标准可达50年一遇,但排涝标准一般仍不到2年一遇。

(2)发电。水电装机已达30万kW。响洪甸水电站抽水蓄能机组装机8万kW。今后建较大水电站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发展小水电。

(3)灌溉。流域内有效灌溉面积779.5万h㎡,实灌面积655.1万hm。其中淠史杭灌区设计灌溉面积68.4万h㎡。

(4)航运。全流域通航里程从50年代的1.2万km增加到了2万km,包括京杭运河苏北段的扩建、改建。

(5)水土保持。全流域原有水土流失面积5.9万k㎡,已初步治理近3.0万k㎡。

但是,淮河流域与水有关的问题仍十分严重。一是防洪排涝标准不高,洪涝灾害仍很频繁,尤其是分(蓄)洪区运用机会多,区内群众生活困难,黄河侵淮夺淮恶果仍未全部消除,治理难度大;二是目前流域内各项水源工程的年供水能力约450亿m3,一般年份缺水11亿m3。旱灾时有发生,使粮食产量徘徊不前。水污染严重,使本已短缺的水资源,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必须加大对淮河流域的治理开发力度,为此规定近期(“九五”计划末)和远期(2010年)的目标:“九五”期末基本完成1991年国务院治淮会议确定的18项骨干工程建设任务,并结合巩固现有工程设施,完善防洪除涝体系,提高防洪标准,使淮河干流中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遇;沂沭泗河中下游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平原支流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完成水利郎确认的第二批大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基本完成,提高大中城市防洪标准,进一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防洪除涝体系;2010年前继续巩固提高淮河流域整体防洪标准,使淮北大堤、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以上,沂沭泗河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沙颍河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其他支流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3~5年一遇。淮南、蚌埠等重要城镇防洪分别达到50~100年一遇以上标准。

流域社会经济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5省35个地(市), 189个县(市),1997年总人口为1604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 594人/k㎡,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22人/k㎡的4.8倍,居各大江大河流域人口密度之首。

流域耕地面积18326万亩,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薯类、 大豆、棉花和油菜,1997年粮食产量为8496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 的17.3%。农业产值为2844亿元,人均农业产值为1812元,高于全国同期人均值1345元。淮河流域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淮河流域工业以煤炭、电力工业及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轻纺 工业为主。目前已建成淮南、淮北、平顶山、徐州、兖州、枣庄等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1997年产煤量占全国产煤量的1/8,是中国黄河以南最大的煤田。流域内现有火电装机容量近2000万kW。近十多年来,煤化工、建材、电力、机械制造等轻重工业也有了较大发展,郑州、 徐州、连云港、淮南、蚌埠、济宁等一批大中型工业城市已经崛起。

淮河流域1995年工业总产值7634亿元,国民生产总值5421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3398元,远低于全国平均值4810元,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淮河流域交通发达。京沪、京九、京广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从本 流域东、中、西部通过;著名的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横贯流域北部;还有晋煤南运的主要铁路干线新(乡)石(臼)铁路,蚌(埠)合(肥)铁路,以及新(沂)长(兴)铁路,宁(南京)西(安)铁路等。内河航运有年货运量居全国 第二的南北向的京杭大运河,有东西向的淮河干流,平原各支流及下游水网区内河航运也很发达。流域内公路四通八达,近几年高等级公 路建设发展迅速。连云港、日照石臼等大型海运码头,不仅可直达全国沿海港口,还能通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流域资源淮河流域有1.8亿亩耕地,沿海还有近1000万亩滩涂可资开垦。流域年平均水资源量为85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621亿m3,浅层地下水资源为374亿m3,干旱之年还可北引黄河,南引长江补源。境内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气候温和,发展农业条件优越,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

淮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以煤炭资源最多,初步探明的煤炭储量 有700多亿t,主要集中在安徽的淮南、淮北和豫西、鲁西南、苏西北等矿区,且煤种全、煤质好、埋藏浅、分布集中,易于大规模开采。目前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1/8,一批新的大型矿井正在兴建。流域内火力发电比较发达,大型坑口电站正在兴建。这些煤电产区,不仅为本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提供大量的能源,而且是长江三角洲和华中等经济区的重要能源基地。苏北沿海素为我国重要盐产区,流域内苏北、淮南、豫西等又先后发现多处大型盐矿,可供大量开采。

流域内河渠纵横,库塘众多,湖泊洼地星罗棋布,水域广阔,鱼类资源丰富,有2000多万亩水面,100多种鱼类,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渔区。

淮河流域有9万k㎡的山丘区,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宜农宜牧,宜林宜果,还蕴藏有一定的水力资源,是发展多种经营的好地方。砂石竹木等建筑材料储量大、品种多,也是重要经济优势之一。

淮河流域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是个举足轻重、大有发展前途的地区。把这一大片国土进一步综合开发治理好,将其资源优势与经济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必将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自然地理淮河流域地处中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2度~121度,北纬31度~36度,流域面积27万k㎡。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准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毗邻。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干流全长1000km。流域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山丘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流域西部的伏牛山、桐柏山区,一般高程200— 500m,沙颍河上游石人山高达2153m,为全流域的最高峰;南部大别山区高程在300一1774m;东北部沂蒙山区高程在200一1155m。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延伸部分,西部高程一般为100—200m,南部高程为50—100m,东北部高程一般在100m左右。淮河干流以北为广大冲、洪积平原,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高程一般15—50m;淮河下游苏北平原高程为2—10m;南四湖湖西为黄泛平原,高程为30—50m。 流域内除山区、丘陵和平原外,还有为数众多、星罗棋布的湖泊、洼地。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的桐柏山,大体自西向东流,经过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至江苏省江都县三江营注入长江,河道全长1000公里。流域西以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脉与黄河的支流伊洛河流域及长江的支流汉水流域分界;北以从河南省郑州至兰考的黄河南堤和从兰考到废黄河口的废黄河南堤与沂沭泗流域分界;南以桐柏山脉、大别山脉及通扬运河、东串场河与长江中下游北岸的汉水、皖河、巢湖、滁河等水系分界;东濒黄海。流域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6.69万平方公里,占35.8%。由于里运河以东、废黄河以南、通扬运河及东串场河以北的苏北平原,共计有22440平方公里面积,水流向东直接入海,淮河干流实际汇水面积为164560平方公里。淮河安徽段,处于淮河中游,上自豫、皖交界的洪河口起,下至皖、苏交界的洪山头止,河道长度430公里。淮河以北是黄淮冲积平原,平坦辽阔,土层深厚,地面高程45米至13.5米,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呈1/5000~1/10000比降。北部萧、濉、宿、灵、泗诸县境,分布有低山残丘,高程一般在50~100米,萧县官山最高峰408米,淮北市相山峰顶342米,宿县乾山312米,泗县屏山119米。沿淮两岸,分布着湾地、洼地和湖泊,是淮河滞洪、行洪地带。淮南主要是山丘区,西部大别山以白马尖和天堂寨最高,高程分别为1774米和1729米;大别山以东,地势显著降低,岗丘连绵,向东北延伸直抵洪泽湖以南,成为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高程一般在50~100米左右,也有300米以上的丘陵,如张八岭的北将军山为399米,沿淮寿县以下有浅山分布。淮河干流比降平缓,平均为0.02‰,沿途流经峡山、荆山、浮山三处峡口,形势险要。正阳关汇纳上游干支河全部山区来水,总控制面积91620平方公里,素有"七十二道归正阳"之称,大别山区、桐柏山区、伏牛山区、嵩山山区等,都是淮河的主要洪水源地。干流平槽泄量:洪河口至正阳关不足1000立方米每秒,正阳关至涡河口为2500立方米每秒,涡河口以下至洪山头为3000立方米每秒。

两岸支流众多。左岸有洪河、谷河、润河、颍河、西淝河、芡河、涡河、漴潼河、濉河等,还有大型人工河道新汴河和茨淮新河,一般都源远流长,具平原河道特征;右岸有史河、沣河、汲河、淠河、东淝河、窑河、小溪河、池河、白塔河等,均源于江淮分水岭北侧,流程较短,具山区河道特征。沿淮多湖泊,分布在支流汇入口附近,湖面大但水不深,左岸有八里湖、焦岗湖、四方湖、香涧湖、沱湖、天井湖等;右岸有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高塘湖、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高邮湖、沂湖、洋湖等。 皖境淮域,历史上水利发展较早,如寿县的芍陂(今安丰塘),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灌田万顷;横贯宿、灵、泗三县的通济渠,建于1300多年前的隋朝,上溯汴梁,下接运河,沟通江淮,是当时的漕运孔道,12世纪起,经历了600余年的黄河夺淮,终至湮废。及至1949年前,淮北地区已是水系紊乱,河沟淤阻,陂塘沟洫,大都夷平;淮河干流被淤浅,下受洪泽湖顶托,浮山以下入湖河底呈倒比降,宣泄不畅。域内洪涝灾害频仍,甚或旱蝗并发,赤地千里,"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是其真实写照。1949年以后,整治了淮河干、支河道,开挖了排水沟渠,初步建立了排水系统。虽然治理标准尚低,洪涝灾害尚很严重,但取得的治水成绩是很大的,除害兴利有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工、农业蓬勃发展,淮北地区已形成了煤、电能源基地和粮、棉基地,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气象水文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1一16℃。气温变化由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递增。极端最高气温达44.5℃,极端最低气温达-24.1℃。蒸发量甫小北大,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900—1500mm,无霜期200—240天。自古以来,淮河就是中国南北方的一自然分界线。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920mm,其分布状况大致是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沿海大于内陆。流域内有三个降水量高值区:一是伏牛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mm以上;二是大别山区,超过1400mm;三是下游近海区,大于1000mm。流域北部降水量最少, 低于700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雨量为最小年雨量的3— 4倍。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一80%。

产生淮河流域暴雨的天气系统为台风(包括台风倒槽)、涡切变、 南北向切变和冷式切变线,以前两种居多。在雨季前期,主要是涡切变型,后期则有台风参与。台风路径遍及全流域。

暴雨走向与天气系统的移动大体一致,台风暴雨的中心移动与台风路径有关。冷峰暴雨多自西北向东南移动,低涡暴雨通常自西南向东北移动,随着南北气流交绥,切变线或锋面作南北向、东南--西北向摆动,暴雨中心也作相应移动。例如1954年7月几次大暴雨都是由低涡切变线造成的,暴雨首先出现在淮南山区,然后向西北方向 推进至洪汝河、沙颍河流域,再折向东移至淮北地区,最后在苏北地区消失。一次降水过程就遍及淮河全流域。由于暴雨移动方向接近河流方向,使得淮河流域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河流水系淮河流域以废黄河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9万k㎡和8万k㎡,有大运河及淮沭新河贯通其间。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km,总落差200m。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km,地面落差178m,流域面积3.06万k㎡;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km,地面落差16m,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k㎡;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km,地面落差约7m,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k㎡。

洪泽湖以下淮河下游的排水出路,除入江水道以外,还有苏北灌溉总渠和向新沂河相机分洪的淮沭新河。

淮河上中游支流众多。南岸支流都发源于大别山区及江淮丘陵区,源短流急,流域面积在2000—7000k㎡的有白露河、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北岸支流主要有洪汝河、沙颍河、西淝河、涡河、从浚河、新汴河、奎濉河,其中除洪汝河、沙颍河上游有部分山丘区以外,其余都是平原排水河道,流域面积以沙颍河最大,近4万k㎡,其他支流都在3000—16000k㎡之间。

淮河下游里运河以东,有射阳港、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等滨海河道,承泄里下河及滨海地区的雨水,总流域面积为2.5万k㎡。

沂沭泗河水系位于淮河流域东北部,大都属苏、鲁两省,由沂河、沭河、泗河组成,均发源于沂蒙山区。泗河流经南四湖,汇集蒙山西部 及湖西平原各支流后,经韩庄运河、中运河、骆马湖、新沂河于灌河口 燕尾港入海。沂河、沭河自沂蒙山区平行南下,沂河流至山东省临沂 市进入中下游平原,在江苏省邳县入骆马湖,由新沂河入海。沂河在刘家道口和江风口还有“分沂入沭”和邳分洪道,分别分沂河洪水入沭河和中运河。沭河在大官庄分新、老沭河,老沭河南流至新沂县入新沂河,新沭河东流经石梁河水库,至临洪口入海。

沂沭泗水系流域面积大于1000k㎡的平原排水支流有东鱼河、洙赵新河、梁济运河等。该水系直接入海的河流15条,流域面积 16100k㎡。

南北分界

淮河流域图

我国的地理学家把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看作是我国的东部地区的一条南北方分界线。具体的说,这条分界在甘肃、陕西、河南境内,基本上沿秦岭、伏牛山呈东西走向,到方城县折向东南、经板桥往东进入安徽,然后大致沿淮河干流,至江苏的苏北灌溉总渠延伸入海,全长约1700公里。这条线的南北两侧。无论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以及农业生产、人民习俗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从气候方面来看,它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解线(零度等温线)。其南侧属亚热带范围,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0℃,且雨季较长,年平均降水量为750~1300毫米,以北属暖温带范围,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日平均气温底于0℃的寒冷期,普遍在30天以上,雨季较短,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800毫米。按气候学角度看,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气候专家预测,由于全球性气候变暖,我国的南北方分界线也将有现在的秦岭、淮河一线,推进到黄河以北。

淮河洪河水系洪河水系:洪河发源于舞钢市龙头山,流经舞阳、西平、上蔡、平舆、新蔡,于淮宾县洪河口汇入淮河,全长326km,流域面积12325km 。为淮河主要支流。

洪 河主要有两源,一源小洪河发源于舞钢市,流经舞阳、西平、上蔡、平舆、新蔡。有滚河、杨岗河等支流。主要有古代澺水和潕水发展而成。另一源南汝河发源于泌阳五峰山,流经泌阳、上蔡、汝南、平舆、新蔡。全长222千米,流域面积7376平方千米。在新蔡县班台与小洪河交汇。小洪河与汝河交汇后称大洪河。大洪河在洪河口入淮。

溱头河为南汝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确山与泌阳交界的千眼岭,流经确山、汝南两县,于汝南县沙口村注入汝河。全长135千米,流域面积1800平方千米。溱头河古称溱水,今称“溱头河”,由于“溱”字生僻,又称“臻头河”。

洪河水系本属古汝水中下游支流,由于历史上的变化而成为今天的模样。

汝河本来只有一条,《荀子》中有“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其中一源沙河发源于伏牛山区木达岭,北源北汝河发源于嵩县跑马岭,在襄城县岔河口汇入沙河,沙汝汇合后,古代统称汝河,亦名隐水。古汝河于郾城县 南流入西平、上蔡、汝南诸县,“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后),汝水泛滥,有司自 舞阳截断 汝水,约水东注,改道入颍,此即“汝水南北截分之始”。南汝又经过两次变化之后发展为洪汝河水系,即今天驻马店的洪河与汝河水系。其中发源于泌阳的古瀙水(古汝水支流)成为汝水南源,即今天的南汝河。澺水和潕水(也为古汝水支流)发展为今天的洪河。古汝水的一下游支流溱水今天称“溱头河”(即臻头河)。古汝水入淮之汝口今天为洪河口。此即“汝源凡三易”。

《 清史稿》中关于汝源三易的记载:北汝,汝正源。西汝,潕及澺。南汝,瀙。元季,汝溢病蔡,自舞阳堨故渎,则潕及西平、云庄诸山水擅之。明嘉靖中涸,则遂平灈、瀙擅之。汝源凡三易,今北汝自上蔡合澺,通曰洪河。右合朱马、马常,左茅河,迳庙湾镇,右合荆河,其故道蔡埠河入会。南汝右纳黄酉、吴桂桥河,左迤为悬瓠池,右栗渚,侧城东南,右合半截河,纳溱水,错正阳复入,并入新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