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简介清化镇位于太行山南麓的博爱县城,是博爱县委、县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18.7平方公里,耕地7300亩,辖16个村(街)11个居委会,人口6.4万。交通地理位置优越,焦晋、焦郑、焦济和正在修建的济新焦高速公路,以及郑常、新济、博晋等干线公路穿境而过。城内宾馆、学校、商业网点、娱乐设施等一应俱全。
行政辖区辖:义沟、大中里、倒槐树、小中里、南朱营、北朱营、罗庄、太子庄、高庙、王庄、官庄、砖井、前莎庄、后莎庄、葛庄、西关、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七街、八街、十街、南关、牛王庙、牛顺庄、高庄、麻庄、南岳村、原马营、酒奉等33个村委会,西关、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七街、八街、九街、十街、北关等12个居委会。[1]
历史沿革据河内县志记载:清化是由古葵城演变而来,竹书记载,战国梁惠王元年(公元前370年)有葵城,唐初为太行县治,宋、金、明、清为河内县清化镇。民国16年,沁、博分治后,为博爱县政府驻地。1927年建县时属万易乡三图,1935年以后为第一区,1954年改为清化镇,1958年为城关公社,1973年改为清化公社,1982年改为城关镇,1984年改为清化镇。
经济建设2003年,全镇限额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29.6万元,项目投入完成6500万元,招商引资完成620万元,出口创汇完成520万美元,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居全县各乡镇前列。
工商业基础雄厚。2003年全镇已有各类企业138家,形成了铸造、化工、建材、机械制造、服装加工等5大主导产业。以旅游业、商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镇从事工商服务业的专业户达3600余户。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外客商投资1.2 亿元的清化商贸城即将使用,环境幽雅、设计新潮的居民住宅小区星罗棋布,集中供气、供暖等工程正在兴建,城市化进程进展迅猛。
科教文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辖区内共有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30余所,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设备先进,达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水平。
乡镇荣誉清化镇是一个人多地少以发展工商服务业为主的乡镇,1992年以来获奖情况
199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发展农农村集体经济先进单位”。
1994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
1995年被省委、省农牧厅、省农民联合授予“河南省体育先进乡镇”。
1995年被民政厅授予“扶持优扶对象奔小康工作先进单位
1995年10月,镇文化站被省文化厅授予“百强文化镇”。
1995年10月被国家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体制,国家农业部政策体改法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村科技,农民日报社联合授“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
1994年,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乡镇企业百强乡镇”。
1995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明星乡镇”和乡镇企业联合税收超亿元乡镇。
2000年被授予“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乡镇”,
2001年被省委、市委授予“六好”乡镇党委,
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乡镇”、“乡镇企业发展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乡镇“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