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黄家湾乡
乡镇概况位于陕西省镇安县西北部,东邻云盖寺镇、庙沟乡,西与杨泗、月河乡接壤,南与余师乡相连,北与东川镇毗邻;乡驻地海拔524米,最高处德沟垴海拔1832米,最低处崇家沟口海拔466.8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2人。面积130.2平方千米,距县城52千米。2003年12月底,全乡总人口6077人,辖益兴、罗家营、先锋、新华、太白庙5个村、25个组。乡政府驻黄家湾。
黄家湾乡地处秦岭南麓腹地,距镇安具城西部53公里,面积13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00米,森林覆盖率达75%,退耕还林6888.5亩。全乡共5个行政村,25个村民小组,共有1530户,6111人。
农业生产耕地面积达14400亩(含退耕还林),主产小麦、玉米、洋芋、红薯、大豆等粮食作物,有天下粮仓之称的卢家寺,有五谷丰收的姚湾、义池的美名。旬河贯穿全境,水利资源丰富。北去西安,南通庙沟、柴坪,东接云镇、县城,西去国木王国家森林公园。交通便利。2005年度全乡人均纯收入达1550元。
自然资源黄家湾乡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林业、沙石、水力、土地资源明显优势。其中矿产资源以金矿、铁矿为主,金矿在全乡三分之二的村组均有分布;旬河里的沙金储量大,具有“800里旬河金铺底”之称,有广阔的开发前景。2005年以来,引资千万元,有5处探采沙金,建起了日吃百吨的金矿选厂;林业资源以板栗、蚕桑为主,现已形成规模,是全乡经济来源支柱。近年来,随着西部的开发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该乡实行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目前呈现出“山里挖金河底淘,坡上栗带一条条;田中粮桑各一半,发展经济靠资源”的格局;随着西汉、西康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实行,该乡旬河沙石已成为主要输出建材,2005年度共运走沙石料达3万方:土地资源开发效果明显。罗家营500亩土地开发,投资600万元建起抽水灌溉工程。该乡“十一五”期间,还将建设卢家寺、姚湾、义池等地的蓄水灌溉工程。大力做好以烤烟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工程。继续抓好益星、先锋、罗家营等村的烤烟基地村建设。
经济发展近年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系列方针,制定出了一套适合本乡实际情况的发展方案,并逐步付诸实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是基本设施显著改善。通达工程完成90%,全乡23个村民小组全部通公路;通讯工程进展顺利。全乡组组通电话,共拥有固定电话400余部,移动电话达300部;阳光工程逐步拓宽,村村通电,全乡唯独二个小组不通电,用电入户率达到85%。65%的农户有小型动力机械和电视;引水解困工程逐步完善。2005年底全乡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0%;二是认真落实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扶助”、“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等各项惠民工程。
历史沿革原属柞水县辖,1958年划归镇安县设黄家湾管理区,1961年为黄家湾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黄家湾乡。1996年底,全乡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2796人,辖新华、永红、先锋、建军、马尾山5个村、34个组。1997年5月,将崇家乡、太白乡辖区并入黄家湾乡,乡政府驻黄家湾。
(根据《陕西省镇安县行政区划史》整理)
原太白乡原属柞水县辖。1958年划归镇安县设太白管理区,1961年为太白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太白乡。位于镇安县西北部。面积31.2平方千米。1996年底,全乡人口1852人,辖东沟、南沟、西沟、北沟4个村、26个组。乡政府驻太白庙,距县城60千米。1997年5月,撤销太白乡,其辖区并入黄家湾乡。
原崇家沟乡1958年设崇家沟管理区,1961年8月划归东川区管辖,1961年9月为崇家沟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崇家沟乡。位于镇安县西部、旬河北岸。面积49平方千米。1996年底,全乡人口2058人,辖罗家营、益兴、学军、崇家4个村、24个组。乡政府驻财神庙,距县城57千米。1997年5月,撤销崇家沟乡,其辖区并入黄家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