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风通常用风向和风速(风力和风级)来表示。

风速是指气流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用米/秒或千米/小时表示。

蒲福风级蒲福风级(Beaufort scale)

风级 0

概况 无风

陆地 静,烟直上

海岸 0-0.2

相当风速(m/s) 0.3-1.5

风级 1

概况 软风

陆地 烟能表示方向,但风向标不能转动

海岸 渔船不动

相当风速(m/s) 0.3-1.5

风级 2

概况 轻风

陆地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微响,寻常的风向标转动

海岸 渔船张帆时,可随风移动

相当风速(m/s) 1.6-3.3

风级 3

概况 微风

陆地 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

海岸 渔船渐觉簸动

相当风速(m/s) 3.4-5.4

风级 4

概况 和风

陆地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的小枝摇动

海岸 渔船满帆时,倾于一方

相当风速(m/s) 5.5-7.9

风级 5

概况 清风

陆地 小树摇摆

海岸 水面起波

相当风速(m/s) 8.0-10.7

风级 6

概况 强风

陆地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有困难

海岸 渔船加倍缩帆,捕鱼须注意危险

相当风速(m/s) 10.8-13.8

风级 7

概况 疾风

陆地 大树摇动,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海岸 渔船停息港中,去海外的下锚

相当风速(m/s) 13.9-17.1

风级 8

概况 大风

陆地 树枝折断,迎风行走感觉阻力很大

海岸 近港海船均停留不出

相当风速(m/s) 17.2-20.7

风级 9

概况 烈风

陆地 烟囱及平房屋顶受到损坏(烟囱顶部及平顶摇动)

海岸 汽船航行困难

相当风速(m/s) 20.8-24.4

风级 10

概况 狂风

陆地 陆上少见,可拔树毁屋

海岸 汽船航行颇危险

相当风速(m/s) 24.5-28.4

风级 11

概况 暴风

陆地 陆上很少见,有则必受重大损毁

海岸 汽船遇之极危险

相当风速(m/s) 28.5-32.6

风级 12

概况 飓风

陆地 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

海岸 海浪滔天

相当风速(m/s) 32.6以上

IEC风力分级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蒲氏风力分级多用于航海和气象学,在风电行业中使用的更多的是用于对某个地点风力进行表述的分级方式:IEC风力分级。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ical Commission

需要注意的是,IEC风力分级与蒲氏风力分级的表达方式正好相反:级别越高,风力越弱。这种分级表述的是一个地区风力资源的潜能,将一段时间内的风力进行平均,给出折算后的风速(米/秒),用于衡量该地区的风力资源。德国北海以及海滨均属于I级风力地区,而内陆地区一般属于II 级或者III级风力区。

唐朝人发明的风级风是极其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你能准确地说出风的级别,判断出风力的大小、方位吗?每当此时你有没有想过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是谁呢?

最早给风力定级的人乃是我国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李淳风。李淳风是唐高宗的太史令,既是天文学家又是数学家。他曾参与对我国最早的一部数学及天文著作《周牌算经》的注释,致使《十部算经》等古算书得以流传至今。他还于公元733年制造了一架新型的辉天黄道钢仪,同时写出了《法象志》一书七卷以论述“前代浑天仪得失之差”(《旧唐书·李淳风传》)。此外,他还写了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乙己占》。

在《乙己占》中,李淳风根据自己多年对风观察的经验,以风力对树的影响为依据,创建了8级风力标准,这就是:1级——动叶;2级——鸣条(即风吹树,枝叶发出声音);3级——摇树;4级——坠叶;5级——折小枝;6级——折大技;7级——折木、飞砂石;8级——拔大树及根。加上无风和风(微弱的风)共10 级。此外,李淳风又把风向由原来的8个方位发展到24个方位。这种来自实践、符合科学的分类法,对世界气象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过了400余年,英国学者薄福依据李淳风在《乙巳占》中所载的划分风力的标准进一步细分,把风力定为零级到12级共13个级别。从此以后,风级有了更明确的标准。如今的天气预报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向人们报告风力的。

19世纪末叶,测定风速的仪器已经发明,人们已经可以准确地测定风力的大小了,而交通运输工具也已由地面发展到空间,这样,对风力测定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人们需要知道具体的数值,于是风级便以风在一小时或一秒钟内所走的距离作为测定标准了。

到了20世纪50年代,人们从仪器中测出自然界的风实际上超过了12级,于是就把风级扩为17级,但有的风,如龙卷风,风速可达每秒100至200米,远远超过17级。不过这种破坏性极大的灾害天气发生范围小,比较少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