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大师(西元334——416年)中国佛教净土宗初祖,俗姓贾,雁门楼烦人(今山西省原平市大芳乡茹岳村),精通六经及老、庄之学。年二十一,闻道安法师讲般若经,悟而出家,以弘法为己任。后入庐山,喜其清幽,遂结茅为舍,讲《涅盘经》,刺史桓伊惊其才,为之建立佛寺,感雷雨运木以建东林寺,又凿池种莲,因号莲社,集众六时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中国莲宗之始,净宗祖庭即由此肇立。在山三十余年,虽帝诏亦不出,闻鸠摩罗什入关,即修书问道共商疑难,互证心得,道风遐播,群贤皆趋。初结社念佛时,即有一百二十三人参加,悉属法门龙象,儒家泰斗,乃命刘遗民作文勒石以明所誓。终公之世,共入莲社修净业,蒙接引而得往生者甚多,东林寺遂为南方佛教中心,与北方长安鸠摩罗什之逍遥园遥为呼应。义熙十二年,睹佛再现,乃端坐入灭,年八十有三。葬山之西岭,累石为塔,谢灵运撰碑文。遗著有:《庐山集》十卷、《大智度论要略》二十卷、《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三卷等。
远公之结社念佛,是依念佛三昧法念佛而求往生。当时《观经》尚未传译,所以其思想是基于《般舟三昧经》。三昧是专思寂静,得三昧则气虚神朗,自发鉴照之智,得透彻幽微。然而种种三昧中,念佛三昧最功高进易。因为如来是穷玄极寂,体神合变,随宜应物,所以使入此三昧者,寂然忘知,就所缘之境,成就鉴智,此是说明若一心专念,止寂他想,则鉴照之智自发,而得见佛之境界。慧远圆寂后,道昺为东林精舍之主,昙恒、昙诜等亦皆止于山中,宣扬远师遗风。同时诸弟子或莲社结众,多游化诸方,从而净土信仰传布各地。
净宗初祖慧远大师
一、慧远大师的生平
慧远大师 (公元334-416年) 东晋高僧,雁门楼烦人(今山西省原平市大芳乡茹岳村)。俗姓贾,幼时即勤奋好学。年方十三,便随其舅父令狐氏前往许昌、洛阳一带学习儒家经典以及老庄之学。廿一岁时,本想往南方豫章(今江西南昌)随当时名儒范宣子隐居,但因战乱,道路受阻,未能成行。而当时的佛教领袖释道安,正在太行恒山(河北曲阳西北)建寺弘法,大师便慕名前往参学。当时道安法师正在讲《般若经》,大师闻已,豁然开朗,深感佛法博大精深,感叹道:“儒道九流,皆糠秕耳!”于是归依道安法师,出家为僧,专门从事于佛教教育事业,夜以继日,精进不已。登坛习讲,每使闻者心悦诚服,颇得道安法师赏识。曾不止一次在大众面前赞叹说:“使道流东国者,其在远乎!”可见当时大师的成就已非同一般。
公元365年,由于时事动荡,随同道安法师等,到襄阳弘传圣教。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前秦兵围襄阳,道安法师为免徒众遭受战祸,于是分遣大众往各地布教,慧远大师亦率弟子数十人南下,客居于荆州上明寺。公元381年,欲往罗浮山(今广东境内)静修弘教,路经浔阳(今江西九江)见庐山峰林闲旷秀丽,正是修行的好处所,即定居于此,建造精舍龙泉寺,领众清修,弘法济生。后来由于各地高僧名士望风而来者日益增多,龙泉寺已不敷使用。于是,在江州刺史桓伊的全力资助下,在庐山东面,重新建立寺院东林寺,作为集众行道的场所。后遂成中国佛教净土宗著名的发源地之一。
公元402年,大师主持东林寺道风日盛,由于大师德行感召,各方名僧雅士都不期而至。如彭城(今江苏铜山县)刘遗民,雁门周续之,豫章雷次宗,新蔡(今河南汝阳)毕颖之,南阳(今河南南阳)宗炳,张季硕等,此皆当世俊杰名士,都舍弃世间名闻利养,前来亲近大师修行办道。可见大师在当时的影响是何等的巨大。大师观察此会大众真为生死而来,便对大众说:“诸君之来,能无意于净土乎?”于是与刘遗民等一百二十三人,在庐山般若台精舍无量寿佛像前,建斋发誓:“众等齐心潜修净土法门,以期共生西方极乐世界”。并约定:“因众人根器不同,福德有别,先得往生极乐净土者,需帮助提携后进者,以达到同生无量寿佛极乐国土之目的”。又命刘遗民著《发愿文》,刻于石碑上。又有王乔之等人作《念佛三昧诗》以表达自己的志愿。大师也为之作序,序中说:“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则悟灵相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听,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哉?……是以奉法诸贤,或思一揆之契。感寸阴之颓影,惧来储之未积,于是洗心法堂,整襟清向,夜分忘寝,夙兴唯勤。庶夫贞诣之功,以通三乘之志,临津济物,与九流而同往。仰援超步拔茅之兴,俯引弱进垂策其后,以此览众篇之挥翰,岂徒文咏而已哉?”此次集会前,大师曾率众于东林寺前凿池种植白莲,是以中国佛教史上称此集结为“结白莲社”,或简称“结莲社”,是为中国净土宗之始。也因之称为“莲宗”。大师自公元381年到庐山以来,历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平时经行,迎送客友均以虎溪为界。纵然是当朝帝王晋安帝相邀,也称病不出,在东林寺界内,志心于净土,用功办道,著书立说,弘传圣教,将全部身心都奉献于道场,奉献于佛教。直至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大师自知宿缘已尽,安然示寂于东林寺。享年八十三岁,僧腊六十三年。浔阳太守阮侃及弟子将其安葬于庐山西岭,门下名士谢灵运为撰碑文,歌颂大师的德行及其光辉一生。
二、慧远大师的弘化事迹:
大师自从道安法师受业以来,即以大法为己任,有感于江东地区经典未备,律藏残缺。居庐山后,即派遣弟子法净、法领等远越葱岭,西行求经。而且只要听说有梵僧来华,便殷勤请入山中咨教。
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北印度礓宾沙门僧伽提婆南游到浔阳,大师即遣弟子迎其入山,请译《阿毗昙心论》四卷与《三法度论》二卷。并为此二论作序,明宗举旨,大力提倡,遂开江东地区毗昙学之先河。
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迦毗罗卫国佛陀跋陀罗及其弟子慧观等入庐山,大师亦请其译出《修行方便禅经》二卷。此部禅经按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和界分别观等五种观想,将禅修之法作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介绍,较之早期安世高、鸠摩罗什所译传的禅法显得更为完善。
此外,大师对于律藏经典也颇有研习。梵僧昙摩流支入关中时,曾应大师之邀,将姚秦时弗若多罗译传未尽的说一切有部之《十诵律》补译完整,使之成为善本。以上只是举其数端而已,没有列明的还有很多。《净土圣贤录-慧远》一章中云:“所有经律,出诸庐山,几至百卷。”由于大师对于译经事业推波助澜所表现出的显著成就,梁代释僧佑在《出三藏记集-慧远传》中赞叹道:“葱外妙集,关中胜说,所以来集兹者,远之力也。”给予大师很高的评价。
慧远大师,自身虽归心净土,然对于其它经教,也都满怀热忱地推广弘传。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高僧鸠摩罗什法师被迎请到长安,大师早闻西域罗什法师通经达教,故派使者致书问候,信中说道:“是故负荷大法者,必以无执为心;会友以仁者,使功不自己。”罗什法师亦早闻东土慧远之名,在回函中大为赞叹:“经言,末后东方当有护法菩萨,绐哉仁者!善弘其事。夫财有五备:福、戒、博闻、辩才、深智。兼之者道隆,未具者疑滞,仁者备之矣!”此后十余年中,大师常致函请教经中大乘深义。罗什法师也都欢喜地为之解答,彼此皆以诚善之心,相互切磋学修心得。后来,大师根据与罗什法师的交流,著《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二卷。后改名为《大乘大义章》流通于世。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罗什法师在长安译出了百卷巨著《大智度论》。当时后秦国主姚兴也特意遣使送论往庐山东林请大师作序。大师认为此论卷数众多,文繁义隐,不易研习,经过深入探研后,将之加以删节,成《大智论钞》二十卷,并撰序文。另外,大师曾造《法性论》二卷,阐述泥洹常住之义理,送与罗什法师过目,罗什法师看了以后,给与高度评价,赞叹说:“边方未见大经,便暗与理合”。又有《庐山集》十卷,遗憾的是《法性论》已散失未传后世。此外大师的另一部名著是《沙门不敬王者论》,该论共有五篇,专门针对晋室要臣桓玄所提出的“一切沙门对皇家王者尽敬”说而撰写。桓玄极为钦佩大师的为人,所以在决议之前,先去信庐山征求大师的意见,于是大师便写下了这部名著。大师在论中,事理并举,情理结合地作了详明而又恳切的问答,提出了“袈裟非朝宋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尘外之容不应致敬王者”的观点,使得桓玄只好作罢。此番问答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极为深远的影响。桓玄非常仰慕大师的德行,一次在过访浔阳时曾致书请大师归俗从政,但被大师以坚正之辞回拒了。后来,桓玄下令甄别沙门加以沙汰,命令其属下:“沙门有能伸述经诣者,畅说义理或禁行循整者,足以宣寄大化,其有违于此者,悉皆罢道。”唯因尊崇大师,“以庐山为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列。”
正因大师德高望重,所以在传播佛法的过程中,得到了东晋当时各方统治势力的支持,江州刺史虽历届不同,但都和大师结交甚好。公元392年,殷仲堪任荆州刺史时,曾上庐山拜会大师,共论《易》体。公元399年,桓玄灭殷仲堪于荆州,也曾往庐山面会大师,讨论《孝经》。公元405年,刘裕与何无忌(何镇南)等诛杀桓玄后,何无忌本人也亲临庐山慰问大师,之后又作《难袒服论》与慧远商量沙门袒服一事,何无忌以为《老》《礼》诸典中,均明“右”为“凶”“丧”之义,而沙门以右袒“寄至顺”“表吉诚”,有悖于中土之名教礼制。慧远大师作《沙门袒服论》给予解释说道:沙门之所以右袒,是从形象上方便于将沙门与俗人加以区别,并有利于沙门脱离世俗名教礼制的限制而安心出家修道。这符合佛教的礼制与教条。论中说明从外相上来说,佛家与名教儒家是有差别,但最终目的二者是一体的。所以内外礼制虽然不同,但是“内外之道可合”。这一理论将儒家名教的政治理论,佛家的济世思想,以及道家的出世学说作了相互协调,有利于当时朝野接纳佛教思想,为来源于异域的佛教,能更好地在中土大地生根发芽,茁壮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大师幼时即“博综六经”,文学基础深厚。居庐山数十年间,也常咏诗作偈以遣闲。大师的诗集《庐山东林杂诗》及《报罗什法师偈》、《万佛影铭》等文,不但文笔空灵,辞藻也很精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还有《妙法莲华序》、《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统经序》、《念佛三昧诗集序》和《辨心识论》等,也显露出美妙的文笔底蕴与高深的佛学修养。其中大师撰有两部专门探讨轮回报应说的论著--《明报应论》与《三报论》,论中提倡的“神不灭论”“善恶有报”等观点,具有鲜明的中土佛教特色。此外,尚有一些序、赞、论、诗、铭、记、书信等,大多收集在《出三藏记集》、《弘明集》、《广弘明集》、《大唐内典录》和《高僧传》中。
慧远大师门下弟子多达百余人,性情各异,学修不一,多才多艺者不乏其人。有善应讲席者如:其弟慧持,深受晋卫将军琅琊王司马冶之敬重,曾应豫章太守之邀请,讲《毗昙》《法华》二经。又曾到建康(南京)参校《中阿含经》的译文;有修戒行禅者如:法安,于新阳(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建道场,弘化一方,后来入蜀,深受当地僧俗所推崇;有著书立说者如:慧观,撰有《法华宗要序》、《辩宗论》、《论顿悟渐悟义》、《十喻序赞》及诸经序等。并且善习戒律,尤精《十诵》;有通经达教,志专净业者如僧济等;有善工技艺者如:慧要,惜庐山无刻漏以报时,便于山泉池中,制作十二叶芙蓉,随顺流波自然转动,以定昼夜六时,片刻无差。据传他曾制木鸢能飞百步。此外,原是苻秦卫将军的昙邕,自师慧远以来,十余年间,长途往返于庐山与长安之间,为慧远与罗什作信使。庐山与长安两地远隔,又值多事之秋,二位高僧能够声气相通,互论经教,全赖此人之力。还有道祖、僧彻、昙顺、道汪等,皆为有修有学之士。在辅佐慧远大师弘经演教,住持佛法,或自行化他诸多方面,都展示出非凡的德能,极为生动地丰富了东晋佛教的内涵。
慧远大师在他自身修持及弘传“观佛”、“念佛”净土教法上有着显著成就。自身修持得力,在澄心系念中,证得念佛三昧,临终示往生相得生净土。在《净土圣贤录》慧远一章中有如是记载:“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七月晦夕,于般若台之东龛,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注上下,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佛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之后大师对侍立两旁的弟子法净、惠宝说:“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睹圣呤相,今复再见,吾生净土必矣!”果然事应其言,于八月六日端坐入寂。慧远大师以亲身经历,验证念佛可生净土之不虚,感召后世依从净土教理,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之僧俗人等,不计其数,而依法修持得生极乐者亦难枚举。弥陀净土之信仰日后能够得以广泛地流行,净土一教得以日益兴盛,实出于慧远大师之功。大师一生志心弘教,德感朝野,晋安帝义熙年间,帝室下诏赐号“庐山尊者”“鸿胪大师”及“白莲社主”。嗣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追谥号为“辩觉大师”,南唐升元三年(公元939年)谥“正觉大师”,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谥“圆悟大师”,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谥“等遍正觉圆悟大师”。基于慧远大师对佛教作的巨大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得到数朝帝王追封谥号,也可谓是在情在理。
考诸史籍,有依净土经典修持,祈求往生净土者,是始于东晋潜青山竺法旷(公元327-402年)。而关于弥陀净土经典,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般舟三昧经》和《念佛三昧经》等,早在汉末即已译出,之后也有异译不断面世。《高僧传》卷五中说竺法旷:“每以《法华》为会三之旨,《无量寿》为净土之因,常吟咏二部,有众则讲,独处则诵。”又晋时支遁(公元314-366年)也著有《阿弥陀佛像赞》一文,说明弥陀信仰早已有之。但是西方净土的信仰成为一体系,并能为东晋当时的学问僧和朝中士大夫等上层人士信奉,则始于慧远大师于庐山集众结莲社,可以说是慧远大师掀起了修学弥陀净土法门、求生极乐世界的风潮,且直接影响着后世无数的学佛者,为净土一宗奠定了不拔之基。
净土宗沿至今世已历十三祖,但观其列位,并无他宗那样明显的嫡系师承,而都是后世净业学人推举而成。如此而言,慧远大师之所以被追认为净土宗初祖,的确是实至名归,堪为净土之先驱,后学之楷模,其万世景仰之德行将永远昭垂史册。
有诗赞曰:
不出庐山种白莲,修观立社集群贤。
圣容三睹金池上,知与弥陀大有缘。
又赞曰:
莲社开端接后人,翕然缁素总来亲。
十年三睹怦严相,定作金台上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