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山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飞山庙又名威远候庙,为供奉少数民族首领杨再思的寺庙。庙址原在飞山绝顶,宋淳熙甲辰年(1185)靖州知州孙显祖移至州城西门外一里多的原作兴书院左侧,明正统十年(1445)知州苏文重修。重修后的飞山庙东西长72.5米,南北宽24.5米,占地面积1775.25平方米。庙分三进:第一进是戏楼、天井。戏楼雕梁画栋(已毁),天井中央植柏树两株。第二进为过厅、正殿。过厅由19根木柱支撑屋顶,两边供有魏了翁(宋工部侍郎)及党哲(明靖州知州)塑像。正殿占地面积218.5平方米,由10根金色柱子支撑中心屋顶,四周排列18根檐柱,柱枋之间偶合紧密。过厅、正殿均为传统单层单檐木结构建筑,硬山式屋顶。第三进为娘娘殿,相传是供奉杨再思父母的神

殿。现已改建成学校教室。明正德三年(1508)参将黄焘在飞山庙前约百米处建石坊一座,上嵌"惠此南国"及"威镇渠阳"的石刻巨匾,现已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