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句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七句答】

佛典中所述回答问题之七种方式。此七种即︰顺前句答、顺后句答、二句答、三句答、四句答、述可句答、遮止句答。

(1)顺前句答︰指顺着问题的前句回答。如问︰‘智亦所知?所知亦智?’此应顺前句回答︰‘诸智亦所知,然所知未必为智,譬如余法。’

(2)顺后句答︰指和前者相反,是顺后句回答。如问︰‘所取也是能取?能取也是所取?’顺后句答则云︰‘诸能取亦是所取,然所所取未必为能取,譬如色等五境。’

(3)二句答︰谓作二句回答。如问︰‘蕴、处、界三科中,蕴数也是界数?界数也是蕴数?’此应答︰‘蕴数非界数,谓如色蕴、识蕴,因为无有一界全摄色蕴相,或全摄识蕴相的缘故。’或答︰‘界数非蕴数,谓如法界。’

(4)三句答︰谓作三句答辩。如问︰‘蕴数亦是处数?处数亦是蕴数?’此应三句答︰‘或蕴数非数处,谓如色蕴。或处数非蕴数,谓如法处。或蕴数亦数处,谓如识蕴意处。’因为并无蕴处数中俱非者,故无第四句答。

(5)四句答︰指以四句回答者。如问︰‘若成就眼根者亦成就耳根?或成就耳根者亦成就眼根?’则初句答︰‘唯有眼根成就,如聋者。’第二句答︰‘唯耳根成就,如盲者。’第三句答︰‘俱成就,如正常人。’第四句答︰‘两者皆不成就,如聋盲者。’

(6)述可句答︰谓于所问顺尔而答,以肯定其所问。如问︰‘诸无常者皆是行耶?诸行皆是无常耶?’则答云︰‘所问如是。’

(7)遮止句答︰谓于所问不尔而答,以否定所问。如问︰‘蕴外诸行几谛摄耶?’应答云︰‘蕴外无行。’

以上七句答若配于四记答,则前五句相当于分别记或反诘记,后二句则依次可配属于一向记和舍置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