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底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清底法】

清底法,即“底句自明抵销”。《评注灯虎辨类》中说:“法于底句两项,先将首句扣合题面,尚有衍余字数,再由次句叫去衍余等字,以之关映,自觉不染尘氛。此法谓之底句自明抵消。”据此,清底谜的谜底应成两句,前句的衍字与后句同形字关映,而后被抵销叫去。

试看谜例:湖目(猜《聊斋志异》篇目二)荷花三娘子、封三娘

谜底的前句衍词“三娘”与后句“三娘”关映,以“封(去)”作抵销词,清底后净馀“荷花子”解题。题面“湖目”是莲子的代称。底面以通义扣合,犹见自然贴切。

清底法还有一些与此例稍异的谜例,如:明日(猜朱德诗一句)来自西天去自西

谜底七字,把“去”字作抵销词,以“自西”为关映对象叫去,剩下“来天”二字会意“明日”。此法同前例一样明地叫去同形字,所不同的是底仅一句。因为底句能自行抵销,就无须再由后句叫去了。

另有一则:鲁智深(猜《聊斋志异》篇目二)紫花和尚、头滚

谜底后词“头滚”的作用是销去前词的首字“紫”,馀词“花和尚”与“鲁智深”通义对解。此则虽然也用两词组底,但它不是以同形字关映明地叫去,而是用方位词“头”来指明抵销对象。其法虽异,理犹未背。

上述三例,大抵可作清底法的代表样式。凡使用此法清底,抵销词一定要清楚,运法切忌复杂,净馀于扣合的词义要明了,即使正解相释也无妨。这类谜最好标明“抵销格”,以利猜射。正如张起南所说:有时微示其意,指点谜途,使之终达目的。

再者,谜格中的半读类和减字类格也含有清底成分。但它们都在谜面上预先提示,与此法有不同的用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