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意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参意法】

凡用参意法成谜,其特征是“有其实,无其事”。即一方面成谜确有史实为依据,另一方面谜文所叙述的细节却未必真有其事。《增广讔格释例·参意格》说,此类谜“依附典实,参以匠意,虚实各半,似确有来历者”。其中并附一例:

上官婉儿与沈佺期论宋诗(猜“四书”一句)吾以子为异之问

唐代上官婉儿,受武则天宠爱,常让她与名儒赋诗。婉儿曾评论宋之问的诗胜沈佺期一筹,这是确有的史实。但她与沈佺期一起评论宋之问的诗,却未见史载。题面上说的“与沈佺期论宋诗”,便是另参的虚意。正因有此虚意,才能切扣“吾以子(指沈佺期)为异(有不同于)之问”。此谜既依附史实,又关合虚情,一时大意确不易觉察。又如:

三批二十四架次,炸毁美在夏威夷海军基地(猜补品一)888珍珠粉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在夏威夷瓦胡岛的珍珠港海军基地时,第一批出动183架飞机,一小时后又有日机参战,击毁击伤许多美军战舰、飞机及基地设施。谜题所反映的珍珠港事件属实,但谜面上说的“三批二十四架次”,是为扣合谜底“888”而虚设。参意谜虽非正宗的运典谜,但因其确有史实为依据,“参以匠意”时,如能把握住“似确有来历者”这个尺度,便不会成“偶合体”,不会成“事实全诬,杜撰而成”的谜。如“吕布欲为董卓发丧”猜《尚书》一句“奉先思孝”,则是自作不典,无事造事,实为以恶谑为旨趣的江湖谜。这不能与参意谜同日而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