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义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通义法】

谜中的通义,是指此词的义与彼词的义相通,如某人的名与他的字、号、职务通义,或某事物的名与它的异名、代称通义。像周公扣旦、孔子扣丘、诗仙扣李或白、坡翁扣苏或轼、甲乙扣东或木、子扣鼠,以及省名扣省简称等,都是直接表达同一个意思的通义词。它与借代法只差在相类与不相类上。试看谜例如下:

藏龙卧虎(猜字一)蜃

“龙”与“辰”、“虎”与“虫”都属通义直扣;“藏”和“卧”提示关联“蜃”字的结构。

秦皇意欲并六国(经济词语一)政企合一

秦始皇姓嬴名政,“秦皇”与“政”是帝号与人名通义,其馀的字融合无间,不挂剩义。

通义词自身一般不带别解,它依赖其他词义的变幻而另生妙趣。如“山东省日照”猜“鱼”字。“山东”与“鲁”通义,没有别解因素。由于让“省”下读,别解作“节省”,即“鲁”字省了“日”照,则成“鱼”字。就谜法而论,此谜当归属损减法一类。故通义法仅是直释文义的手段,常作为其他谜法的补充。

为了分清通义法与借代法,请看一例:“欲与天公试比高”猜“勾心斗角”。“天公”本指老天爷,这里经过转捩,别解作“天公将军”,才能扣“(张)角”。这就不是通义法,而是用的借代法。二者的区别在于互扣的是相类的词还是不相类的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