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法】
象形法中有拟实形,谐音法中有谐原音,会意会中也有直解字义。凡谜面与谜底有词相互作直解的,叫“正解法”。正解法是辅助谜法,它不能在谜中单独行使职能。如:
金和尚(猜《聊斋志异》篇目名)西僧
“金和尚”是《聊斋志异》的篇目。用“金”扣“西”,是天干相属配五行方位关系,谜中作通义处理,已因惯成律;“和尚”和“僧”乃是正解,完全是在文义上直释。由此例可见,正解法只能依附在其他谜法中相济成谜。
正解法若用在字谜上,即被化解直释成分。如“成吉思汗”猜“玩”。“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首领,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元朝建立后,被追尊为元太祖。谜底“玩”字,拆开解作“元王”切题。这里“元王”已非“玩”字原意,已化解了单纯正解直释的直遂之弊。
正解法的谜不易出趣,却能出巧。如以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为题面,猜杜牧诗一句“绿树莺莺语”。“绿树”大拢“翠柳”,平平带过;“两个黄鹂鸣”扣“莺莺语”,虽把“莺莺”一分为二,却也离不开正解说合,所以未免缺少谜趣。然而两句唐诗粘合如此熨贴,岂非难得的巧合么?这就要另眼相看待,才不负作者的一番用心。
总之,正解法以自身对词义的直释,时见夹杂在许多谜中,但它与通义的异名不甚相同,故备存一法,以补谜法之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