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顺扣】
题面词直扣谜底不顺,须经谜底词转捩运动,才能使题面词义有序地顺从谜底词义相释,这种谜法叫“逆转顺扣”。《评注灯虎辨类》称之为“转捩法”,并说此法:“以谜底字句,读之如辘轳旋转,运动自如。”如:
武昌(猜《诗经》二句)颠之倒之文王孙子
题面词本是湖北地名。上字“武”别解作春秋时孙子的名,下字“昌”别解作周文王姬昌。此顺序扣底时与“文王孙子”不一致,故用“颠之倒之”申明二词转捩,才得逆转顺扣。
程婴(猜《论语·微子》一句)使子路反见之
程婴,春秋晋国人。谜借此名分扣“子路”,次序不顺。以“使……反见之”申明转捩,才使“程”与“路”、“婴”与“子”顺序相扣。
前两例都是“以底说面”的例子。另举“以面说底”的谜例如下:
还看今朝(猜国名)日本
题面系撷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末句。“还(hái)”异读“huán”后,与“看”配搭成斋志异》篇目“小二”,也同此运法。
又如,“谈心”猜常用词“反对意见”(求凰格),“贿赂不收货币”猜成语“各有千秋”(卷帘格)之类,也有“逆转顺扣”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