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力、的综合性地学学术理论刊物。原刊名《北京地质学院学报》,创刊于1957年,文革期间停刊。70年代初北京地质学院迁往武汉,学院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学报在停刊20年之后的1981年复刊,更名为《地球科学一一武汉地质学院学报》。
学报复刊至今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复刊阶段(1980—198;年)主编王鸿祯副主编陶世龙主持工作。卢作祥,闻立峰,徐乃和,杨光荣,王亨君同时参加了复刊工作。在筹备复刊期间克服了迁校带来的种种困难,终于于1981年正式复刊。经主编和同志们反复研究,确定学报复刊刊名为“地球科学”,确立了学报的办刊宗旨,并提出“坚持实事求是、鼓励创新精神、发扬学术民主,提倡百家争鸣,繁荣学术出版”的办刊方针。实践证明,取名“地球科学”从地质科学的发展和前沿领域的研究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第二阶段为巩固发展阶段(1984—1986年)主编翟裕生副主编卢作祥主持工作。在这时的《地球科学》的出刊质量和出版周期渐趋科学和规范化,从刊期上作了改革.认不定期到定期到双月刊,论文的刊载量大大增加了,学报的发行量达2000余册,居武汉高校学报发行量的首位。 第三阶段为开拓创新、全面发展阶段(1987年—至今)主编赵鹏大副主编王亨君主持工作。1987年11月;日武汉地质学院与原北京地质学院合并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更名为《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直属设有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类学术刊物。该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求真、务实、创新、服务为办刊宗旨;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根本办刊方针,以“广纳百川、兼容并蓄”为根本办刊理念,实施品牌战略;坚持匿名送审制度、坚持双审通过录用制度、坚持专家审读制度;目标是努力办成有鲜明特色、有理论水平、有借鉴意义、有可读价值的学术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