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德清县二都乡石井山,宋淳熙八年(1181)创建,元至正五年(1345)重修。清光绪十三年住持广严禅师奉旨进京,赐大藏经12部,銮驾1副,慈禧亲书"藏经阁",光绪帝泐"清净圆道",恭亲王题"大雄宝殿"匾额,时有僧徒七、八十,殿屋99间半,大钟1口,大香炉1只。至解放初,尚存具有宋代风格的大雄宝殿及清代所建的金刚殿、配殿、观音殿、藏经楼、斋堂、戒堂等40余间,面积
2200平方米。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国家文物局拨款、省考古研究所古建筑维修中心设计,按宋代风格进行恢复修整,今古刹朱门粉墙、翼角腾空、雄健古朴。
德清云岫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明
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
云岫寺-景点介绍
藏经阁
藏经阁,又称法堂,是寺院讲经说法藏经的场所。原藏经阁藏经移贮法堂,故法堂又称“藏经阁”。法堂翻修为五楹大殿,内贮元、明、清三代大藏经,计5480卷;达摩面壁影石、少林拳谱秘笈、明《大藏经》铜版、拳谱、木刻《少林寺志》版本等。东西两壁经柜,贮《中华大藏经》、《敦煌大藏经》、《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高丽大藏经》及佛教、少林武术等典籍。藏经阁前碑刻很多,这也是少林寺“三多”(碑多、塔多、壁画多)特色之一。阁内藏有儒、释、道各种经书,文、史、哲各库精典。其中有《道藏》、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全唐文》等重要文献,还有金石、绘画、书法、建筑、雕塑等中华文化诸多门类的学术著作,价值在数百万元以上。窗台下石刻经文是道家《清静经》、佛家《金刚经》、儒家《尚书》、《颜氏家训》等,十分珍贵。
金刚殿
金刚殿是寺中主要建筑,面阔5间24.7米,进深11.3米,单檐歇山式,黑琉璃瓦绿剪边。其余尚存后寝殿、藏经楼、西殿及东西配房。单檐歇山式,黑琉璃瓦绿剪边。其余尚存后寝殿、藏经楼、西殿及东西配房。殿内庄严气氛。殿内柱子布列是美观与适用相结合的范例。为扩大殿内空间,除檐柱一周外,前檐内柱减去两根,将明间两侧金柱设于次间中线上,其上用大额坊和由额荷载梁,给礼佛活动以宽敞和方便。檐柱高6米,金柱高957米,柱身收刹较大,而柱卷刹甚小。檐柱柱础多为方形料石,与地面相平。殿内前槽四根金柱之下有雕花覆盆柱础,柱础图案秀美,雕刻精细,堪称中国金代柱础的精品。柱头用栏颜和普柏绕周贯联,断面是丁字形叠构,至较角处十字搭交,成为稳固柱身、承托檐头荷重的重要结构部件。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大殿两侧多供奉有十八罗汉像。据说,佛涅盘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罗汉,让不要涅盘,常住世间为众生培植福德。这十六位罗汉是:一宾度罗跋罗惰阇、二迦诺迦伐蹉、三迦诺迦跋厘惰阇、四苏频陀、五诺矩罗、六跋陀罗、七迦理迦、八伐阇罗弗多罗、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一罗怙罗、十二那迦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荼半托迦(见《法住记》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五代以后,或加上《法注记》的作者难提密多罗和《因果识见颂》的作者摩拿罗多,成为十八罗汉。或者错将第一尊宾度罗跋惰阇分为二人,加上难提密多罗(庆友)而作为十八罗汉。
云岫寺-景区建设云岫寺是始建于宋代的一座古刹,坐落于深山之中寒来暑往已800余载,以前通往庙里的只有一条石径小道,游客上山、运输物质只能靠步行。一条上山公路已经从山下的三合乡宝塔山村修到了寺庙前。上山公路的建成,为周围土地升值、农民增收带来了希望。日前,一位杭州老板看中了寺庙前的一块空地,已准备在那儿开办一家农家乐;村里也有了建停车场及设旅游纪念品、土特产摊点的设想。
从宝塔山村梁家底到云岫寺的公路全长2.53公里,总投资需180万元,云岫寺为建这条路出资100万元。云岫寺住持福源法师说,上山公路建成后,将为今后寺庙的维修、建设节省下大笔的材料运输费,同时也将造福一方百姓。寺与村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路修好了,对寺、对村都有好处。山下从宝塔山村至武康的康庄公路也正在修建中,宝塔山村支部书记骆掌兴说,山上开路挖下来的宕渣正好用来铺山下的路,仅这一项,就可为村里节省修路资金100多万元。云岫寺在两条路的修建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云岫寺相似的是,位于三合乡康介山村平顶山上的法华寺也为当地引来了不少游客,几位脑筋活络的当地村民看到了商机,去年已经在法华寺前开了一家“平顶山土菜馆”,生意还不错。法华寺抗战时期曾焚于战火,2006年已被上级主管部门批复为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寺庙重修后修筑了上山公路,还引来了一位驻寺僧人。正在上海积极募集资金,准备扩建寺庙、拓宽上山公路,并已制定了寺庙扩建方案。云岫寺上山公路的建成以及法华寺的修复,将两座寺庙纳入了大旅游范围之内。同时公路的修建也改善了村庄环境,方便了百姓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