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为省重点文物,誉称"江南第一大佛"。雕凿于南朝齐永明四年(486)至梁天监十五年(516),历时30年,合僧护、淑、佑三僧之功,故称"三生圣迹"。梁天监十二年(513),建安王萧伟通过梁武帝请建康定林寺僧佑专任像事,佑律师为一代高僧,精通佛理,匠性巧思,能目准心计,迫人依标,尺寸无爽。大佛主要造像工程由准画仪则而成,史称"僧佑造剡县大石像"。
今佛像结跏趺坐,结印禅定。座高2米,身高13.74米,头部4.8米,耳2.8米,鼻1.48米,左眼1.09米,右眼1.12米,左眉1.34米,右眉1.43米,两膝相距10.6米。造像年代及规模与云冈、龙门相埒,为早期巨型石雕龛像在江南代表作。佛像面容,秀骨清相,婉雅俊逸。额部宽广,鼻梁高隆,通于额际,眉眼细长,方颐属唇,两耳垂肩。表情沉静、慈祥、超脱、智睿。瑞像鸿姿巨相,壮丽殊特,四八之相,罔勿毕具。刘勰撰碑,赞其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和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均有记载。
千余年来,佛像几经维修,造型已有变化,史载重大维修10次。第一次在隋炀帝时,智者大师圆寂于石城寺,曾留遗言给杨广:"剡县十丈弥勒石像金色剥坏,愿更庄严。"第二次在盛唐开元间,越州法华寺高僧玄俨律师"内倾衣钵,外率檀那,布黄金色,熔白银相,七宝浑成,八珍俱足。宝积献盖,界现三千;迦叶贡衣,金逾十万。如须弥之现大海,俨之功德,不可思议。"新修整后,孟浩然游石城,有诗纪其事。第三次在唐末吴越钱镠时(909),第四次在宋开宝六年(973),第五次在宋景德间(1004~1007),以上三次修理,俱载钱惟演《重修宝相寺碑铭》中。以后,宁淳熙元年(1174)、元元统二年(1134)、明永乐九年(1411)、明正统间(1436~1448)、明万历七年(1574)、清康熙四十年(1702)、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清嘉庆十八年(1813)、咸丰十一年(1861)、光绪十九年(1893)、民国六年(1917)均有维修记载。1989年,大佛左肩泥层坍落,重2吨,木框架及石胎外露。1990年6月~1993年8月进行大修,重裱全身。
考古家宿白教授、日本佛学家小野胜年、县人陈百刚、陈新宇等对大佛历史文物价值以及造型变迁均有研究。大佛造像为弥勒成佛龙华遍度之像,最初可能雕作倚坐形象,右手作上举扬掌之施无畏印,从足起可测其高。造型风格与东晋时隐居剡地的佛像雕塑大师戴逵、戴颙父子所传技艺有关,同时也有北魏云冈造像技艺影响。唐宋,造型有变:改作龛内跏趺坐,顶上圆光有所改动,足掌外露可量。元元统二年(1334),大佛左右侍像坍坏,更为坐像二,布铜网于其前,用条石砌大佛双膝,足掌已不可见。国家文物局编《中国名胜词曲》及(1989)浙文物考字125号文件都认为:弥勒大佛原为立像,元元统二年改作现状。这一说法不符事实,应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