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力坝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最早的重力坝是公元前2900年古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的一座高15米、顶长240米的挡水坝。人类历史上修建的第一批堰、坝,都是利用结构自重来维持稳定,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1962年瑞士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重力坝坝高285米。1949年我国水利水电事业逢勃发展,从1949--1985年,在已建成的坝高30米以上的113座混凝土坝中,重力坝达58座,占总数的51%。50年代首先建成了高105m的新安江和高71m的古田一级两座宽缝重力坝。60年代建成了高97m的丹江口宽缝重力坝和高147m的刘家峡、高106m的三门峡两座实体重力坝。70年代建成了黄龙滩、龚嘴重力坝。80年代建成了高165m的乌江渡拱型重力坝和高107.5m的潘家口低宽缝重力坝等。其中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重力坝,坝高185米。下图为世界最大的重力坝-中国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重力坝的概念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档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
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力来抵消有雨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重力坝的工作原理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它荷载作用下必需满足:
A、稳定要求:主要依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
B、强度要求: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来满足。
重力坝的类型1.按构造不同分为:实体重力坝,宽缝重力坝,空腹重力坝。
2.按作用不同分为:溢流重力坝,非溢流重力坝。
3.按筑坝材料的不同分为:混凝土重力坝和浆砌石重力坝。
作用在重力坝上的荷载及其组合荷载:
( 1 ) 自重(包括固定设备重)
( 2 ) 静水压力河动水压力
( 3 ) 扬压力
( 4 ) 浪压力
( 5 ) 泥沙压力
( 6 ) 冰压力
( 7 ) 土压力
( 8 ) 地震荷载
( 9 ) 温度作用等。
基本荷载
( 1 ) 坝体及其上固定设备的自重
( 2 ) 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时的扬压力
( 3 ) 相应于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时的扬压力
( 4 ) 泥沙压力
( 5 ) 相应于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时的浪压力
( 6 ) 冰压力
( 7 ) 土压力
( 8 ) 相应于设计洪水位时的动水压力
( 9 ) 其他出现几率多的荷载;
特殊荷载
( 1 )校核洪水位时的静水压力
( 2 )相应于校核洪水位时的扬压力
( 3 )相应于校核洪水位时的浪压力
( 4 )相应于校核洪水位时的动水压力
( 5 )地震荷载
( 6 )其他出现机率很少的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