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市白下区委党史办副主任李克平 男,汉族,1957年2月出生,山东临沭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中共南京市白下区委党史办副主任兼组织部科长。兼南京市白下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主要业绩:从1985年至今先后在中央、省、市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文章400多篇。撰写的文章有《拥军也能出效益》、《受用一生的教益》、《太平不忘拥军,拥军才能太平》、《团旗在打工仔、打工妹心中飘扬》、桐油哪得清如许》、《执著的爱》、《"老海岛"的背后》、《从战士到企业家》、《"商贸兴区"需要抓紧培养年轻干部》、《筑路先锋》、《育苗还需好园丁》、《关于组织部门干部监督的探讨》《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路子》等。先后10多次被省军区、军分区、市委组织部评为通讯报道先进个人、优秀通讯报道员、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调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撰写的《"商贸兴区"需抓紧培养年轻干部》被《跨世纪改革发展战略》和《跨世纪探索》收集。并被评为优秀成二等奖先后主编44万字的《再创辉煌》、《白下人物》两本著。
2.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图)李克平,男,汉族,1956年4月生,陕西清涧人。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参加工作,1982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

1982年-1992年,在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工作。
1992年-1998年,在国家体改委工作,历任宏观调控体制司副处长、处长、助理巡视员、副司长。
1998年-2001年,在国务院体改办工作,历任宏观体制司副司长、巡视员。
2001年-2007年,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部主任。
2007年6月,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秘书长。
2007年12月,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3.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9~1987年,就读于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学士、硕士学位
1987~1989年,考入同济大学道交系,攻读博士学位
1989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赴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交通研究所,交通规划与交通工程专业助教,攻读交通规划与交通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信号控制和微观交通仿真技术
1996年,以论文《考虑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交通行为的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微观交通仿真研究》获得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96~1997年,就职于德国BPV交通规划与交通咨询公司,任项目工程师
1997~1998年,debis(DaimlerChrysler Services AG)系统公司,任项目工程师
1998~2003年2月,布莱纳博士+幕尼西工程事务有限公司,任项目工程师,中国事务部经理
2003年3月~2003年12月,受聘为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2004年1月,正式回同济大学任教,受聘为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德国交通工程学会会员
研究成果
开发高速公路交通仿真软件,BPV 公司内部开发项目,负责全部开发工作,1997
开发巴-符州交通控制中心系统软件,包括交通数据采集,气象信息采集,可变交通引导标志系统,大雾、降雪、堵车情况的警告,可变速度显示等内容,debis公司项目工程师,负责软件测试及管理,1998
德国弗利德里希港市政府委托项目,德国弗利德里希港市(Stadt Fridrichshafen)某环型交叉口的微观交通仿真研究,布莱纳公司项目工程师,1998
中国西安市朱雀路交叉口的设计、信号配时以及混合交通特征微观仿真分析和研究, 布莱纳公司项目工程师, 1999
Moeggllingen 过境交通影响的仿真研究,布莱纳公司项目工程师,2000
德国 7 号联邦公司 Aalen/Westhausen 出入口的信号控制研究,布莱纳公司项目工程师,2000
德国 Rosenheim 南部工业区的交通仿真研究, 布莱纳公司项目工程师,2000
德国 Heilbronn 市购物中心附近地区交通的微观仿真分析,布莱纳公司项目工程师,2001
德国特立尔市 Kohlenstrasse/Tarfoster Hoehe 交叉口的感应式信号控制逻辑设计,布莱纳公司项目工程师,2001
德国特立尔市 Ostallee 感应式信号控制逻辑设计,布莱纳公司项目工程师,2001
德国 Kaiserslautern 市 Eisenbahnstraβe / Alleestraβe / Karl-Marx-Straβe 交叉口 和 Marktstraβe / Schneiderstraβe 交叉口的感应式信号控制逻辑设计,布莱纳公司项目工程师,2001
中国北京市张自忠路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信号配时和微观仿真评价分析,布莱纳公司项目工程师,任项目经理,2001
德国 Rosenheim 市 Schoenfeldstrasse 微观交通仿真分析,布莱纳公司项目工程师,2002
中国北京中关村中心区综合交通规划,布莱纳公司项目工程师,任项目经理,2002
北京奥运公园综合交通规划宏观和微观模型,同济大学分课题负责人,2003
上海市五角场环岛交通设计、信号配时和仿真分析,课题负责人,2003
广州市中山路广州市中山八路-中山七路-荔湾路交叉口交通组织及信号控制方案的仿真分析和优化,课题负责人,2003
百花井路口交通设计、信号配时和仿真分析,项目主要承担人,2003
四川省眉山市34个交叉路口的交通工程设计,项目主要承担人,2005
眉山市政府:复杂交通流交通控制设计、设备研制及工程示范建设,同济大学分课题负责人,同济大学教授,2005,该项目获 2005 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市规划局委托项目,2010年上海世博综合交通规划子项目:客流预测及方案决策支持评价,项目主要承担人,2005
杭州市人行过街设施建设标准研究,课题负责人,2005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世博高强度客流集散方案及其评价研究,同济大学分课题负责人,2005
深圳城市交通仿真系统,分课题负责人,2005
论文
Entwicklung eines Simulationsmodels auf der Basis des Pyscholo-Physischen Fahrzeugfolgemodels,Hochschultagung, Juli 1993, Muenster/Germany 以心理-物理跟车模型为基础的交通仿真模型,交通工程大学年会,1993年7月)
Simulationsunetrsuchung des Verkehrsflusses von Kfz-,Fussgaenger- und Radfahrerverkehr an Lichtsignalgesteuerten Kontenpunkten, Nov. 1996, Darmsatdt/Germany (德国科研基金会- DFG 项目:考虑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交通行为的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微观交通仿真研究 , 达姆斯塔特,博士论文,1996 年11月)
An On-line Queue Length Estimation Algotithm for Adaptive Control Strategies an Isolated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85th TRB Annual Meeting. 采用微观交通仿真优化环形交叉口的设计-德国 Aalen 市的一个仿真实例, '99 上海国际城市交通运输研讨会,1999年11月
宏观、中观、微观交通仿真技术及在交通控制、引导和管理中的应用,21世纪上海市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2000年7月
车距自控系统跟车模型稳定性理论分析,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Theoretic analysis on stability of car following models appropriate to automatic safe head,Tongji Daxue Xuebao/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 v 28 n 6 December 2000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和评价的综合方法,第三届 “21 世纪上海发展 ” 系列国际研讨会,2002年6月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客流预测分析,交通与运输,2005年第1期, P21-22,2004年12月;
实时动态交通仿真系统的模型与应用,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2005年10月
上海世博会交通需求管理对策,城市交通,2005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