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明末加派的辽饷、剿饷和练饷三项赋税的合称。①辽饷又称新饷,始征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主要用于辽东的军事需要。到四十八年止,按亩征收,一度征及榷关、行盐及其他杂项银两。②剿饷为镇压农民起义的费用,主要也征自田土。原议只征一年,实际上从崇祯十年起,直到十三年才被迫停止。③练饷是崇祯十二年(1639)根据杨嗣昌的提议征派的,名义是训练“边兵”,加强九边各镇防御力量 ,实际是为了对付农民起义。三饷的加派反映了明末统治的腐败,使已经激化的社会矛盾更趋尖锐,并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朝统治者入关后,曾下诏蠲免三饷,但没有认真实行,特别是辽饷中的九厘银,不久即被编入《赋役全书》,成为田赋的正式份额,终清一代,再未蠲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