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边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位于儿童公园之东,与公园仅是一墙之隔的那条街巷,就是海子边东街。“海子”,是太原的方言,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水潭、水池、湖。早年,太原的海子不少,有“海子堰”、“南海子”、“西海子”、

“新南海”等。所谓海子堰,指今文瀛湖,而新南海则是民国期间对今迎泽湖的称谓。海子边东街的得名

,正是因其在海子堰的东边而得。追溯此街的形成和发展,也还需费点笔墨。

海子边东街一带,最早叫做金鸡岭,是濒临海子堰的一个土岗。今海子边东街,就是当年这丘土岗与

这汪积水之间的一条缓冲衔连地带。宋代之前,这里属于阳曲县唐明古镇东畔的郊野。赵光义灭北汉,焚

晋阳之后,北宋名将潘美在唐明镇的基础上新建了太原城,而太原城的东门——朝曦门,就位于这个土岗

积水的西边,那条由东城门护城河桥作为起点的桥头街,就一直延伸到土岗和积水北侧。明初,先在太原

城东郊兴建晋王府,继而扩展太原城,将晋王府与这丘土岗并这汪积水同时圈入城内。于是,这土岗便成

为太原城中的高地,每逢晴日,它最先接受朝阳的沐浴,又最后与夕阳告别。终日间金色的阳光普照在黄

漫漫的土丘上,金光灿灿,仿佛一只金色雄鸡侧卧水旁,所以得名金鸡岭。

在民间则有这样一个传说。很古时候,一只巨鳖潜藏于长海子和圆海子(即今文瀛湖南北两湖的俗称

)底,长年累月进行修炼。一日张天师途经这里,发现这个怪孽已快修炼成精,遂将一道金符贴于海子东

边的土岗上,这个土岗化为一只金鸡,降压巨鳖于水底,使其永世不得翻身。于是这个土岗得名金鸡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