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红砂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 为超旱生小灌木, 是我国干旱荒漠区分布最广的植物种之一, 其青绿时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较高, 是中等的饲用植物, 以红砂为建群种的草地类型, 是草原化荒漠和典型荒漠地区家畜的主要放牧地。另外, 红砂为良好的固沙植物, 是保护干旱荒漠化土地的重要生物屏障.红砂种群具有种子、根基劈裂和不定根三种繁殖方式,其中部分以有性繁殖为主,部分以无性繁殖为主. 红砂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于6 月末7 月初开花, 8 月上旬结实, 9 月末至10 月初种子成熟.红砂枝条生长缓慢,年生长量仅8~10 cm 左右,枝条生长量与年度降水有关;再生力弱,6 月刈割,至秋末只能再生3~ 4 cm,红砂为深根性,根长达175 cm ,根茎比在7 ~4∶1 之间.
红砂属( Reaumuria Linn. ) 植物隶属于柽柳科( Tamaricaceae) ,全世界约有12 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南欧和北非;我国产4 种2 变种 ,是我国温带荒漠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其分布区东自鄂尔多斯西部, 经阿拉善、河西、北山山地、柴达木盆地、嘎顺戈壁, 西到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区内年降水量在60~300 mm 之间、海拔500~ 3 200 m 之间,主要生长在荒漠、半荒漠的山麓洪积平原、山地丘陵、剥蚀残丘、山前砂砾质和砾质洪积扇、戈壁等。土壤一般为灰棕荒漠土,在荒漠灰钙土上也有生长,在盐渍化以至强盐渍化土壤上生长良好 。通过对我国内蒙古、青海、新疆、甘肃、宁夏等5 省区草地资源数据统计分析, 在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草原化荒漠类和温性荒漠类等3 大类草地中, 红砂建群型、共建型或伴生型草地面积合计9 100 324 hm2 , 占3 大类草地总面积的 14168 %[9 ] ,是重要的饲用植物和固土固沙植物,其枝果也能入药,植丛是有“沙漠人参”之称的盐生肉苁蓉( Cistanche salsa) 的主要寄主之一.
铸造用红砂红砂是冶铸工业重要型砂材料之一,一九六四年,一九八五年由机械工业部沈阳铸造研究所分析鉴定,其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能均符合部颁标准,可配制铸铁件及各种有色金属件的型砂及蕊砂。也可作铸铁及各种有色金属铸件用的型砂,蕊砂的附加物,以提高湿强度,改善造型性能。
南京红砂特点:砂质纯,含泥量适度,透气性强,粘度好,含硅高,水分少,颗粒细,翻出的铸件光洁平整,质量稳定,被云南昆明工学院等院校选进合编的《造型材料》一书的内容之一,85年又被江苏省列为“江苏之最”产品印成画册向国内外发行,1991年荣获全国铸造材料金鼎奖。
南京红砂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需求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随之逐渐扩大,产量不断上升,产品规格齐全:现有40-60目,80-120目,100-160目等,并有散装和包装,销量逐年增长,行销全过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颇受用户欢迎,近年来,通过上海开拓了国际市场,销售到港澳及菲律宾等地。
中药材【药名】红沙
【别名】红虱、杉柳、琵琶柴、海葫芦根、枇杷柴。
【汉语拼音】hong sh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aumuria songarica (Pall.) Maxim. [Tamarix soongarica Pall.]
【功效】祛湿止痒
【科属分类】柽柳科
【主治】湿疹;皮炎 等皮肤炎症
【生态环境】成片生于山间盆地、湖崖盐大碱地,戈壁及沙砾山坡。
【采收和储藏】夏、秋两季采收,剪取枝叶,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
【动植物形态】多分枝小灌木,植株仰卧,高10-30(-70)cm。树皮不规则波状剥裂;老枝灰棕色,小枝多拐曲,皮灰白色,纵裂。叶常4-6枚簇生在缩短的枝上,肉质,短圆柱形,鳞片状,长1-5mm,宽约1mm,浅灰蓝绿色,花期有时变紫红色,具点状泌盐腺体。花两性;花天酒地单生叶腋或在幼枝上端呈少花的总状花序,无梗,直径约4mm;苞片3;花萼钏 状,上部5裂;花瓣5,张开,白色略带淡红,长圆形,内面有2个倒披针形附属物;雄蕊6-8(-12);花柱3。蒴果纺锤形,具3棱,长4-6mm,3瓣裂。种子3-4颗,全部被黑褐色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
【出处】《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