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高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苏州萃文书屋用木活字排印《绣像红楼梦》,世称程高本。也称程甲本封面题《绣像红楼梦》,扉页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下署“萃文书屋”。回首及书口均题《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二十四册。有总目,不分卷。双边,乌丝栏。每版二十行,行二十四字。绣像并图赞二十四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冬底印完。此本前八十回删去了所有的标题诗和尾联以及批语。辛亥前三年,舒元炜为《红楼梦》作序时,已知有百二十回本,其成书自非一日之工。杨本前八十回与梦、程并非一系版本,后四十回则系程乙本的删节本。全书又以程乙本改补。至今仍有红学家误认为杨本是程高排印本的稿本之一。仅过七十天,经再次修改,于五十七年壬子(1792)印行第二版,今称程乙本。近年又有程丙本的发现。二十年代,胡适把这两个本子分别定名为“程甲本”“程乙本”。后来,大多数的《红楼梦》版本研究,也就一直沿用“程甲”“程乙”这两个名字。

程本卷首有程伟元和高鹗二人分别撰写的“序”与“叙”,叙述了此书获得、整理、出版的过程,他们的话大体是可信的。

程高本在《红楼梦》的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两排印本开始,《红楼梦》流传,由手写本进入到刻印本的阶段。这两排印本都是一百二十回本,卷首都有绣像,当时叫“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它以定本的面目出现,使之可以迅速流传,至1949年为止,翻印或稍作改动出版的《红楼梦》已达两百余种。它以一百二十回全本出版,改变了抄本时代只有八十回的神龙有头无尾的缺憾。此后的各种刻本,绝大多数是以程本(特别是程甲本)为底本,如今天还能看到的藤花榭本,本衙藏板本,东观阁本,双清仙馆本,妙复轩本,卧云山馆本,金玉缘本,等等,等等,形成了所谓“程本系统”。

程甲本为木活字排印,受当时木活字印刷技术条件的限制,估计仅印了一百部左右。程甲本印行七十多天后又活字排印程乙本。程乙本很长时间不被人注意,程甲本却一再被人翻刻,一百三十多年中流行的都是程甲本。直到1927年胡适将程乙本标点,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程乙本才取代程甲本的地位,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程甲本现存十部以上,国家图书馆(藏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大学、人民日报社、台湾大学及一些私人,均藏有此书。另外,国外(如俄罗斯、日本)亦有若该套收藏。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及吉林文史出版社影印本行世。

程乙本与程甲本的版式插图等完全一样,但文字上有两万多字的差异,且多出一篇由程伟元和高鹗联合署名的“引言”。此书现存数量多于程甲本,如国家图书馆、中国书店、山东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绍兴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及一些私人均有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