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赋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屈原赋注】

《屈原赋注》及《楚辞通释》也以字句训诂、名物考释见长。如《离骚》“恐皇舆之败绩”,旧训“绩”为功绩,戴氏则引《礼记·檀弓》“马惊败绩”及《春秋左氏传》“败绩厌覆是惧”,证明“车覆曰败绩”,虽汪瑗已有类似之说,但戴氏能征引先秦文献证成其说,更进了一步。又《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 □怒”,其中“□怒”二字,旧解纷如聚讼,戴氏说“□,读如天之方□之□ ”(按《诗经·大雅·板》传云:“□,怒也”),比旧说更优。又《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绸”,王逸释“拍”为搏壁,后人多不知“拍”为何物,戴震引《释名》“搏壁,以席搏著壁”,增成其义。凡此,都以真知灼见,超过前人。清人卢文□为此书作序说:“指博而辞约,义创而理确”。但此书也偶有未餍人意之处,如说《九歌》为迁于江南所作,非祀神所歌;又认为屈原作《河伯》,“盖投汨罗之意已决”云云,则出于臆测,难以信从。所附《楚辞通释》,上卷疏证山川地名,下卷疏证草木鸟兽虫鱼,考证名物,类皆精审。

有清乾隆二十五年歙县汪氏刻本及《湖北先正遗书》 本。通行本有世界书局《楚辞五种》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