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鹄不成尚类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刻鹄不成尚类鹜 (kè hú bù chéng shàng lèi wù)

刻:刻画;鹄:天鹅;类:似,象;鹜:鸭子。画天鹅不成,仍有些象鸭子。

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但还相似。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为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东汉末年,社会上有两位名气很大的人,一个叫龙伯高,一个叫杜季良。龙为人厚道,节俭自重,谦虚谨慎,奉公守法。而杜轻材尚义,行为豪放,三教九流都有交结,他父亲死的时候,好几百里外的人都来奔丧。当时人教育孩子,多以这两人为榜样。

当时的名将马援带兵在外面打仗,他在写给孩子的家书中却劝诫道:“龙伯高、杜季良我都很敬重,但是我宁愿你们学龙泊高而不学杜季良。为什么呢?龙伯高学不好,还可以成为一个老实本份的人,‘刻鹄不成,尚类鹜也’;学杜季节良不成,很容易变成轻薄而浪荡的人,那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马援的教子态度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成,连光武帝刘秀都赞扬马援的见识.

也指比喻仿效失真,适得其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若刻鹄类鹜,则无所取焉。” 清 卷盦 《<蔽庐丛志>序》:“又或食古如鲠,刻鹄成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