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康唑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正式名】酮康唑霜 中国医学健康网

【汉语拼音】TongkangzuoShuang

【标准号】WS-057(X-46)-92(2)

【拉丁文或英文】CREMORKETOCONAZOLI

【主要活性成分】含酮康唑(C26H28CL2N4O4)

【性状】乳剂型基质的乳白色或微红色软膏

【鉴别】(1)取约0.5g,加盐酸液(0.1mol/L)10ml,置水浴上加热,使酮康溶解,放冷,滤过,滤液加碘化铋钾试液数滴,即生成橙红色沉淀.(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24页)测定,在24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检查】符合软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9页)

【含量测定】取约2g.精密称定,置烧本中.加盐酸液(0.1mol/L)25ml,在水浴上加热,充分搅拌使酮康唑溶解,再置冰浴中放冷后,滤入分液漏斗中,同法提取3次,合并滤液,加氨试液中和至恰析出沉淀,再加氨试滚1滴,用氯仿振摇提取3次,每次25ml,每次得到的氯仿提取液用经氯仿湿润的脱脂棉滤入100ml量瓶中,用适量氯仿洗涤棉花和滤器.合并氯仿液,并用氯仿稀释至刻度,摇匀;另精密称取经80℃减压干燥4小时的酮康唑对照品适量,加氯仿制成每1ml约含0.4mg的溶液.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ml,分别置5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24页),在244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根据两者吸收度的比值计算,即得

【药理毒理】可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并改变细胞膜其他脂类化合物的组成。对皮癣菌、酵母菌(念珠菌属、糠秕孢子菌属、球拟酵母菌属、隐球菌属)、双相真菌具有抑菌和杀菌活性。

【适应症】由皮肤真菌和酵母菌引起的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及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用法和用量】用时,将软膏均匀涂敷于患处及其周围。体癣、股癣及皮肤粘膜念珠菌病,一日1次,连用3周;花斑癣,一日1次,连用2周;手足癣,一日1~2次(就寝前1次),连用4~6周。

【不良反应】偶见有皮肤局部刺激感、痛痒感。

【禁忌】1.对本品及咪唑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2.活性成分和赋形剂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据文献介绍,口服酮康唑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应慎用酮康唑软膏。

【剂量】涂患处一日1~2次

【标示量】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类别】抗真菌药

【制剂】涂患处一日1~2次

【规格】10g∶0.2g

【贮藏】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有效期】暂定二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