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乐平里,耕牛犁田不用牛绳,是一大奇怪现象。《归州志》记载“此乡牛不需绳引,如售之别乡,亦仅三日,自后非用绳不利;如他乡牛入三闾之境,过三日亦不必引绳,而自然贴服”。所以人们把这里的牛称为“灵牛”。相传屈原在郢都为左徒官后,常回乡察民情,观民风,整理上谏和写诗,当时用的竹简往往一收就是好几捆。一次,屈原挑着担子起程回郢都,不料脚一滑,竹简散落一地,绳子也断了。他看见不远处有位老人在耕板田,于是走上前向老人求绳。老人说“我这里只有牛撇绳,给了你,我把牛无收管,哪怎么耕田呢?”屈原说到“不要紧的,以后你的牛耕田不要撇绳也能听使唤。”老人于是把牛绳递给了屈原。说来也巧,老人回过头来,把牛一试,牛果然和先前一样听使唤。从此以后,乐平里的牛耕田、耙田都不用牛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