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动力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自然界中的空气,由于受到地球旋转作用、地心引力作用和太阳辐射作用等,进行着十分复杂的运动。环境空气动力学就是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自然界中大尺寸气体运动的规律,以及运动着的气体相互之间以及与周围物体之间的受力、受压、受热、相变和扩散机理、变形特性的一门新学科。

环境空气动力学这一概念是英国的理论力学教授斯科勒在1957年提出来的。随着工业、航空和航天技术以及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对环境空气动力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为环境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观测手段。1977年斯科勒出版了专著《环境空气动力学》,标志着环境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

研究自然界的流体运动,须要求解流场中各点的温度、压力、密度、速度、加速度等物理参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无旋、无粘性的理想流体,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连续方程。但是自然界的流体是有粘性的、有旋度的,处理这种流体运动时,要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在自然界中,当流体流过圆柱或圆球时,如果雷诺数不太大,会在圆柱表面产生分离并在尾部产生一个涡系,称为卡门涡街。强风吹过高烟囱、高层建筑物时都会产生卡门涡街。如果涡街排列不对称,就会产生不稳定冲击,引起建筑物的涡振动。

在环境空气动力学中经常使用涡量这个概念。涡量是个向量,它的大小为微团旋为涡量的方向。涡量的概念在研究漂浮运动和云街产生的机理时很有用。由于摩擦阻力和地面地形的不同,气流中出现不同旋转方向的涡量,而上层的空气在风的剪切作用下,出现波浪形的流动,结果在凝结线上方出现了云街。

环境空气动力学还包括研究在地球的自转作用、重力作用和太阳辐射作用下引起的大气相变和对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风、云、雨雾等自然现象的机理;研究分层气体的运动规律,以及产生波和波涛的机理;研究大气的揣流、飘浮对流、沉降动力等,以便弄清自然界中气体质量和固体质量迁移的机理,这对研究污染物传输、扩散的规律和机理,以及防止污染的措施有用;研究生命的空气动力环境,弄清大气运动对人类以及鸟类和昆虫的影响等。

环境空气动力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理论分析、现场观测和实验室模拟三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