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虎头岩又名“山君岩”,位于温泉至汤岭关路旁,在“丹井”附近。此岩“负山而立,昂首作咆哮之状”,因形似虎头,故名。此岩虽仅粗具虎头之形,但张口怒目之态,却威气逼人。岩下有石凳可坐,如同老虎张口吞人。奇景天然,令人百看不厌。南宋右相程元凤题诗赞曰:“共趁云龙会,尔何独负用猝逢惊履尾,熟视稍摩须。野老与相押,行人畏不趋。敢烦猿臂手,射此老于菟。”岩上镌有“虎头岩”三字,为南宋时歙人罗愿所书。

民间传说,从前黄山有个凶恶的财主,农民都叫他“山狼虫”。他的青年佃户大山,救了一只被山狼虫追杀受伤的老虎。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这老虎在大雪封门,大山家断了柴米的年关,给大山衔来了一个姑娘、一袋米和一只猪腿。这姑娘是被山狼虫抢去逼婚逃命的,已无家可归,便与大山成了亲。山狼虫知道了,急忙带着瓜牙去找大山算帐。那只老虎又来领着大山夫妇上山藏了起来。自己蹲伏在“丹井”附近,张着大嘴,将追上来的山狼虫和他的爪牙叼的叼了,吞的吞了。由于老虎要保护大山夫妇,坐久了,便石化了,成了现在这虎头岩的模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