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性偏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65年Fisher曾命名本综合征为同侧共济失调和下肢轻瘫,1978年同著者又将此综合征改为共济失调性偏瘫。其特征为一侧肢体既有锥体束损害的症状又有小脑症状。Fisher指出腔梗引起共济失调性偏瘫的部位有:①桥脑腹侧上1/3-下1/3交界处;②中脑腹侧;③内囊后肢、放射冠等。上述部位的病变可影响锥体束和小脑系统,因此在临床上出现一侧肢体既有共济失调又有锥体束损伤的偏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