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源良—香港填词人
潘源良在旺角女人街长大的,楼下车水马龙,红尘万丈,家里经营冰室,各式各样人物,大概给他许多想象。长大后总想着创作,终于在百花齐放的广东歌黄金年代,留下不少经典。
大学年代,潘源良四年都未获配宿舍,火车还未电气化,交通不便。但念新闻系,外勤机会较多,未毕业已常奔走于各大媒体。
还是为创作
新闻系有不少兼职和实习,包括在商台「突破时刻」节目当义工,后来又到无线电视(TVB)新闻部,他随梁天伟先生实习,负责翻译编辑,毕业后正式加入无线新闻部。
「无线只留了九个月,但我较喜欢创作,所以就决定转往丽的电视(亚洲电视ATV前身)担任助导。」
当时黄锡照刚离开丽的电视,澳洲投资者刚入主,资源有限,工作量惊人。
「丽的电视一年,许多时候都在电视台留宿。连续剧天天播出,每周两组人拍两至三集,又是菲林制作,晚上冲晒剪接,两组制作人员为赶戏,演员经常撞期,试过在同一地点,同时拍摄两组戏,狼狈可想而知。」
「付出愈多,收获愈大。工作虽辛苦,那段时间学会控制和运用时间。」
潘源良离开丽的,还是因为创作。
迈向填词路
「丽的工作集中导演方面,当年港台戏剧组如日中天,张敏仪《狮子山下》刚播完,几乎脍炙人口。入港台有机会写剧本,我又不甘只做导演工作,转往港台任助导和编剧。加入后,先后制作了《香港、香港》和《温馨集》。」
82年的《温馨集》主题曲,由雷安娜主唱,填词人郑国江忙得不可开交,潘源良毛遂自荐。「我请求监制给我一晚时间,便将黎小田的曲带回家试试。」翌日交货,郑国江也认为不俗,成为首个发表作品《浊世暖流清》。
「当时跟唱片公司并不熟络,作品亦不多。」
稍后,石天、麦嘉、黄百鸣、曾志伟、施南生、徐克、泰迪罗宾合组新艺城电影,潘源良随即加入,84年撰写电影《英伦琵琶》剧本,由林子祥及泰迪罗宾演出,梁普智执导,并为主题曲《迈步向前》作词。
进入新艺城,创作亦进入高峰;泰迪罗宾请他为《天外人》唱片专辑填词。「此专辑是故事性质,每首歌皆有连贯性。」林子祥和泰迪罗宾都赏识他的歌词,又跟唱片公司熟稔,他所写的歌词愈来愈多。
「当时亦是广东歌最流行的年代,谭咏麟开始窜红,填了疯魔一时的《爱情陷阱》,工作愈来愈多。」
后来不少歌手,都跟他有缘合作;张学友和林忆莲的第一首歌,都出自他的手笔。
创作在情理中意料外
谈起创作,潘源良总轻描淡写。「太多限制固然会扼杀创作,全无限制亦寸步难移。大部分创作都在某一框架下进行,例如歌手和主角是谁,再想象一下主角形象,适合做那方面事情,灵感油然而生。」
「写歌词跟写新闻一样,往往是碰到人物,主题才会自然浮现。知道写一首甚么的歌,配合那一位歌手演绎和性格,令人感到是情理之中。」
潘源良平日喜读传记,分析人物性格发展。「人的心态,揉合了时代、背景、家庭影响,塑造人物日后的行为反应。」
经历黄金岁月
潘源良经历广东歌黄金时代,当时的听众,遍及各阶层年龄,人人啷啷上口。不少音乐填词人,皆一时俊彦,广东歌盛极一时,响彻街头巷尾。「80年代经济起飞,娱乐事业进入全盛时期,唱片利润可观,因此愿意花钱找最好的作曲家和填词人。可是,经济转型,翻版肆虐,互联网下载,改变了唱片业生态,盛极而衰。」
他说时代的条件,影响了人的事业命运。「当年有机会,是初期要求人工低微,所以工作机会很多。数年后,行内渐有人脉,才有当日成就。」
潘源良填词剧本,瓣瓣皆精,他说离不开五字真言─「唔掂写到掂。」(粤语:不行写到行「为止」的意思)
业精于勤,果然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