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寺舍利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开福寺舍利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河北省景县州衙西北角(今景县中学)。明永乐五年(1407年),景州僧正如郎募修,天顺元年(1457)重修。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汛兵金应龙、承差高如斗捐资补修,知州张一魁重修山门,主持僧正宗瑞置香火二倾八亩五分、宅基三所。清末民初,其东西方丈改为县立模范初级小学校和乡村师范学校。建国后,成为景县师范和景县中学校址/著名的建筑物有舍利塔、无量殿、千佛阁。

舍利塔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舍利塔”,俗称“景州塔”。是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物,1956年7月9日,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十三层,八面棱柱体高63.85米,底座周长50.1米。塔基铺巨石成台,下有一深井。砖砌塔体,每层内砌环形走廊,与四面洞户相通;层间阶梯数百级,盘旋而上,可达顶层。登临远眺,有目穷千里之慨。塔顶装有铜铸葫芦,高2.05米,葫芦下有铁刹网罩托,高3.3米。刹网与洞户被天风鼓荡,作水涛声,顾有古塔风涛之说。

塔顶悬有铁匾,匾上铸有“齐、隋重修”字样。考:北魏宣武帝好佛、奖励寺庙浮图建筑。一时全国州郡士绅官吏承旨,建寺修塔万余座。此时境内高、封氏族显赫,当有此举。据此推断,古塔始建应在北魏永平年间(508-511),距今1500年。

千年古塔,备经风雨。齐隋重修后,宋、金、明、清、民国都有所修葺。经省古建筑学家,现存宝塔为宋代风格.建国后,有四次维修.1973年春维修时,在塔顶铜葫芦内取出明朝木版佛经3套,释迦牟尼卧式涅??铜佛像1尊,随即放入 <毛泽东选集>1-4卷.

舍利宝塔,高大挺拔.建筑精美,深受历代游人赞赏,多有登临赋诗者.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曾到此游览,留诗二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