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汶红翅鹦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帝汶红翅鹦鹉

名称类别【物种名称】帝汶红翅鹦鹉

【中文别名】帝汶岛红翅鹦鹉

【拉丁学名】Aprosmictus jonquillaceus

【英文名称】Timor Red-winged Parrot

【科属分类】鸟纲、鹦形目、鹦鹉科、纽澳鹦鹉族

外形特征这种鹦鹉鸟体为黄绿色;背部绿色并带有浅蓝,背部下方和尾部为亮蓝色;翅膀弯曲的地方为蓝色,翅膀的小覆羽和内侧中间的覆羽为黄色,并且带有很亮的绿色;翅膀外侧大覆羽和中间的覆羽为红色,其馀部分为绿色;翅膀内侧覆羽黄绿;尾巴上方绿色,尖端黄绿,内侧深灰,尖端黄色;鸟喙橙色,尖端黄色,虹膜橙色。母鸟翅膀外侧的小覆羽和中间的覆羽,以及翅膀弯曲的地方均为绿色,虹膜略深。幼鸟和母鸟体色相似,要18个月才能长成像成鸟般体色。身长:依照不同亚种,为34到35公分不等(13.5吋到14吋)。

分布范围栖息地:印尼的帝汶岛。

环境习性栖息环境和习性:帝汶红翅鹦鹉主要栖息于主要和次要的林区、树木茂密的平原区,有时候会高达2600米。平时它们大多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有时候也会单独行动;对人类戒心并不重,可以在有限的距离内接近观察它们;大部分被看见都是在飞行的时候。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刺耳的叫声,相当显而易见。帝汶红翅鹦鹉主要以种子、水果、浆果、坚果、植物嫩芽等为食。

生长繁殖在野外它们的繁殖季不详;人工豢养的帝汶红翅鹦鹉难度不低,加上数量稀少,因此繁殖饲养成功的纪录相当有限。人工豢养的帝汶红翅鹦鹉主要繁殖季为4月开始,他们一次会产下3到5枚卵;孵化期为20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6周。在育雏期间,公鸟有时会对母公鸟发动攻击,因此必须适时的将公鸟移走。

本类亚种目前有一种已知亚种为Wetar Red-winged Parrot(Aprosmictus j. wetterensis)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