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志和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宝志和尚为南北朝时金陵高僧,世称宝公、志公。他是南北朝时建康(南

京)人。七岁出家于钟山道林寺。关于他的事迹,大多散见于《南史》中。

宝志和尚留在世上的痕迹宝公塔和三绝碑,就在如今南京中山陵灵谷景区。从灵谷

寺西行200米左右,便可见到宝公塔。游人到此,看到塔前碑上,有李白的诗、吴道

子的画和颜真卿的书法,顿时叹为观止。一生充满神话色彩的宝志,生于东晋末年,

历宋、齐、梁朝。他整日提著的杖头上所挂的刀、尺、佛,据说是用谐音暗示未来

的三个朝代:刀切削整齐,预言齐朝;尺用于丈量,预言梁朝;佛可掸尘,预言陈

朝。而他的预言总是很灵,且名声越传越大,连梁武帝都特别敬重他。

上千年沿袭下来的寺庙撞钟习俗,也始于宝志。有一次,梁武帝询问宝志如何解救

地狱中的痛苦,宝志回答:“惟闻钟声,其苦暂息”,于是梁武帝下诏要天下寺院

击钟。

有关济公的故事传说,在南宋时代即已开始流传。先是凡俗神童李修元或是得道高

僧道济的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片断故事在民间耳闻口传,后来通过说书人的话本说

唱,内容逐渐丰富。直至明末清初,出现了一部描写济公传奇事迹的《济公传》。

据清末文人蒋瑞藻先生在《小说考证》中说: 实则南宋初无济公是人,乃因六朝宋

宝志而伪传者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