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杨郎春秋战国青铜文化墓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固原杨郎春秋战国青铜文化墓地

1989年,宁夏考古工作者在固原县杨郎乡马庄抢救清理春秋战国时代墓葬49座。墓葬形制分竖穴土坑和土洞墓两类,大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尸骨置放往往头低足高。随葬品有青铜器、车马器、服饰品等,兵器有青铜短剑、矛、刀、鹤嘴斧、镞等,马具有衔、环、当卢等;服饰品有珠饰、动物牌饰等,其中精美的骨质车马器尤为引人注目。与杨郎乡相邻的彭堡乡撒门村于家庄也发现此类墓葬28座,出土器物1400余件。将此类墓葬的形制、葬俗、随葬品与相邻地区的典型匈奴文化遗存相比较,虽然它们同属北方青铜文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化类型。据文献记载,今宁夏南部、甘肃东部一带在春秋时代属“西戎八国”活动区域,所以固原青铜文化的创造者应该是当地的戎人,而不是活动中心在阴山的“匈奴人”。通过对这一地区墓地颅骨形态研究,表明其头骨接近于现代北亚蒙古人种。固原杨郎青铜文化墓地的发掘,澄清了过去人们对这一地区春秋战国时代墓葬形制、器物组合的模糊认识,为区分北方地区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青铜文化提供了有力证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