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起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东汉时西北羌族人民起义。原活动于西北河湟(今青海东部黄河与湟水间)汉武帝(前140——前87)时起,陆续内迁到今陕、甘境内的羌人,与当地汉族互相杂居。东汉时,因不堪忍受地方官吏豪强压迫,多次举行反抗。其中以东汉后期三次起义规模最大。一次为安帝永初元年(107),政府强征羌人出征西域。行至酒泉。羌人举行起义。两年内先后击败五万官军。又与汉阳汉族起义军联合作战,元初五年(118)失败。永和元年(136)至永嘉元年(145),羌人为地方苛政所苦,再次掀起大规模起义,先后围攻金城、三辅(今陕西中部)、武都、陇西等地,震动京师。延熹二年(159)起,羌人掀起第三次大规模起义,先后数十万众,攻金城、张掖、酒泉等地,并占据凉州,声势浩大。建宁三年(170)被政府军镇压。这三次起义连续达六十余年,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