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发动机结构是OHV(OverheadValve)也就是顶上汽门的意思.以前的发动机是由凸轮轴驱动汽门挺杆和摇臂,然后再驱动汽门的,所以汽门在上凸轮轴在下就叫做OHV。
到了1970年代汽车科技的进步开始采用了OHC。OHC是OverheadCam的缩写,顾名思义就是顶上凸轮轴。引擎科技的进一步进步,为了减少传动损耗把凸轮轴做在汽缸上面直接用凸轮轴驱动摇臂再驱动进排气门,这就省略了汽门挺杆的动作了,也因此OHC的功率要比OHV来得大,OHV也就慢慢被淘汰了。
再后来OHC又进化到使用两支凸轮轴各自控制进汽门和排汽门,就变成了DOHC(Double Overhead Cam),而为了与DOHC有区别,就把传统上只有一个凸轮轴的引擎称做SOHC(Single Overhead Cam)。
SOHC与DOHC的结构区别:
通常同一品牌的发动机,在缸体上面是一致的,最主要的差别在缸盖,在结构上两者区分如下:
SOHC DOHC
凸轮轴 1支 2支
汽门挺杆 有 无
摇臂 有 无
汽门重叠角 固定角度 可改变角度
液压汽门 无 可
汽门间隙 要调 免调
火花塞位置 燃烧室进气门侧 燃烧室中央
从上面的结构里面可以发现,DOHC由于少了汽门挺杆和摇臂,所以功率的损耗会比较小,而使得马力比较大。另外由于汽门重叠角度可以变化,所以输出功率会比较大。加上汽门可以油压控制,所以免调汽门间隙,行驶里程增加之后也不用担心因为汽门间隙变化而使得动力输出递减的情况发生。但是SOHC也并非一无可取,如果是同样马力输出的情况下,SOHC的低速扭力会比较有优势,油耗也会比较省,真正最大的优点还是机械构造比较简单,使得制造厂的成本可以比较低廉。但如果是同样排气量的情况下,则SOHC可能不具备成本以外的其它优势,这也是TOYOTA、NISSAN、MAZDA等大厂坚持全系列L4发动机一律是DOHC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