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米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原料:吴茱萸,南粳米,生姜,经糖,水

制法:每次取吴茱萸2克研末、南粳米50克、生姜2片,经糖适量,同入沙锅内,加水400毫升,用文火煮至沸腾,数滚之后,米花粥稠,停火,盖紧,焖五分钟即可。每日两次,温热服食。

效用: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吴茱萸粥首载于《寿世青编》一书,是由吴茱萸和南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适应症状]脘腹冷痛、疝痛、脚气疼痛、头痛及虚寒久泻、胃寒所致的呕吐吞酸。

说明:[论治解说]吴茱萸性味辛苦而热,善入肝、脾、肾三经。与米为粥,辛苦之性不变。辛能散,苦能降,性热而燥,既能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又可舒肝解郁,行气燥湿。故凡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头痛,呕吐涎沫,肝胃不和之胁痛、呕吐、吞酸以及寒湿脚气等症,均有效果。根据前人记载,凡脾胃之气,喜温而恶寒、寒则中气难能运化,或为冷实不消,或为腹内绞痛,或为寒痰停积,以致呕逆恶心而吞酸吐酸,关格痰聚而隔食隔气、脾胃停寒而泄泻自利,肝脾郁结而胀满逆食,疝瘕经气而攻引小腹,皆可煮吴茱萸粥食之,很有效验。因此,《寿世青编》也有“茱萸粥治心腹疼痛”的说法。吴茱萸和山茱萸粥,同可入厥阴肝经、但山茱萸粥偏滋阴液、温肝补肾而收虚汗止遗精;而吴茱萸粥善开气郁、温肝温脾而下逆气、止寒呕。[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生物碱。有杀虫抗菌镇痛、升高体温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收缩子宫作用。[注意事项]1.本品含挥发油,煮粥时,见米花汤稠,即不宜再煮;2.阴虚有火及孕妇忌服;3.服后须嗽口,以去苦辣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