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圳市清洁生产专家男,副教授,美国普度大学土木工程博士。从事水处理、废弃物资源化、高级氧化技术研究。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约60篇,申请专利6项。
主要研究项目:
l 科技部863重大课题“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子课题“柔性超声波抑藻”
l 教育部课题“超声波技术控制富营养化”
l 深圳市科技局课题“超声波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净化中的应用”
l 美国能源部“Sonochemistry application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l 瑞典国际合作局“重金属废水物化处理技术改进”
l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质安全与净化新理论新技术”
l 深圳市科技局“柔性功率超声波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等。
现为深圳市清洁生产专家,International Hydraulic & Hydrology Association,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成员。
2.齐文化研究专家男,中共党员,1957年2月生于临淄区齐都镇田家村,198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淄博市文物局副局长,淄博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兼任中国殷商学会副秘书长,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陶瓷研究会、中国孙子与齐文化研究会会员,淄博市文物博物馆学会、淄博市钱币学会、淄博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大学毕业后,在淄博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发掘、研究和保护、管理工作,曾主持了全市文物普查及辛店电厂北朝崔氏墓地、张店热电厂东汉墓葬、博山大街古瓷窑址、桓台史家遗址、沂源西鱼台遗址和西周墓葬、淄川北沈马遗址的发掘工作。参与制订了“淄博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的法规制定,淄博市文物分布图的绘制和全市重大文博单位建设的规划论证等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对淄博地方文化有所研究,尤其是在齐文化、淄博陶瓷、钱币学、博物馆学和文物鉴赏学诸方面多有创获。历年编辑出版的专著有《齐文化丛书·考古卷》、《夏商周文明研究》、《齐币图释》、《齐国货币研究》、《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锡光藏灯》、《淄川考古》等多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撰写的论著多次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和学会奖。其中《齐明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于1998年获中国钱币学界最高学术成果奖—金泉奖,《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荣获2005年淄博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由于研究成果突出,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馆员,2000年4月被国家文物局确认为“考古发掘领队资格”,2002年8月晋升为研究馆员。1998年5月被评为第三届“淄博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05年被评为“全市十佳社科理论专家”。
3.楚剧演员张光明,楚剧形成早期的著名演员。表演刚柔相济,曾3次获湖北省、武汉市会演一等奖,获《狱卒平冤》全国会演配角一等奖。
4.八一四空战见证者

张光明,1913年出生在河北昌黎一个殷实的家庭。是家里七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
上中学时,曾参加全国运动会,得了中学组110米高栏冠军,并创造了全国记录,那个记录一直保持了十一年。
在北平师范大学就读一年级时,经校长李蒸和时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务处长的刘健群的推荐,张光明报考了杭州笕桥的中央航空学校。经过两个多月的体检及学科初试复试,张光明被航校录取。经过一年半的飞行训练,1935年12月,张光明从航校毕业,并加入了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即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被日本空军称为“中国空军最强战力”的志航大队)担任飞行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抗日战争全面展开。8月13日中午,张光明所属的空军第四大队奉命从驻地河南周家口机场飞往杭州笕桥。
8月14日拂晓,在抵抗日军轰炸机编队对笕桥机场轰炸的战斗中,张光明击落日军轰炸机一架,并与队友配合,全歼了一个由四架轰炸机组成的日军轰炸机编队,用时仅三分钟!
这次空战,是张光明参军后的首次参战,被击落的日军轰炸机也是张光明的第一个空战收获。但张光明所不知道的是:这次空战是中国空军第一次大规模空战,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空战,而被自己击落的那架日机,更是中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空军击落的第一架日机!
是役,中国空军在双方兵力差距达12 :1的情况下,先后共击落日军双翼大型轰炸机四架、九六式轰炸机两架,而己方参战飞机仅一架轻微受损,史称“八一四空战”。后来8月14日被定为空军节。
作为第四航空大队的飞行员,张光明有理由为自己及其战友们骄傲。在八年抗战中,有至少1600位中国及外国友军飞行员牺牲在中国,他们全部是30岁以下的青年,其中尤以中国空军四大队牺牲的飞行员最多,仅大队长,就先后有四任(王天祥、高志航、李桂丹、郑少愚)为国捐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