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鸣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人物概述杨鸣玉(1815~1894),京剧早期丑角演员,祖籍江苏扬州甘泉县,原名阿金,字俪笙,号鸣玉,乳名娃子,因排行第三,固人称杨三。清嘉庆二十年农历乙亥九月十八日出生。

艺术经历自幼入苏州科班学昆生,后改昆丑。奠定扎实的文武戏的功底。道光年进京后曾搭和春、双奎、老嵩祝成各班,后搭四喜班,专演昆丑,功底深厚,文武皆精,每戏均有绝妙。

代表剧目武戏能演《盗甲》、《问探》等,文戏能演《借靴》、《测字访鼠》、《风筝误》等。所演《芦林》、《惊丑》、《扫秦》、《相梁刺梁》、《拾金》、《打花鼓》、《荡湖船》、《思志诚》等,均堪称杰作。尤与曹春山合演《教歌》、《拐儿》被誉为双绝;与朱莲芬合演《下山》、《活捉三郎》,表演生动,功夫非凡,享誉一时。

艺术影响由于其艺术高超,名声远播,甲午战后,清廷签订卖国条约,在他病故后有“杨三一死无昆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的说法,足见一斑。注:李二先生指的是签订卖国条约的李鸿章。

性格特点他为人耿直,不苟世俗,为后人所赞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