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又称或大庙,历史悠久。始建于1576年,本为一幢小型木造的建筑,经过多年的风雨剥蚀,残破不堪。1849年,天主教集众捐款,重新改建,今日的外型规模,乃奠于此。

1850年2月14日,由澳主教马达主持初祀典礼。

1937年,大堂再次改建为参合土建筑,耗资十万零九千元,成为今日壮丽堂皇的外观。教堂的最大特色是内装嵌有富艺术性的颜色玻璃,以及正面左右双塔式建筑物,举凡本澳教会的大庆典,必在此举行。大堂奉祀的是赫赫有名的圣彼得。

建筑富有西班牙宗教色彩,外形庄严纯洁,内部精丽巧饰,曾存有不少天主教遗物及古。教堂雄伟的祭坛下,掩埋了一些古墓,贾耐劳、华年达、嘉沙尔等十六、十七世纪时的主教的骨殖或遗体,都葬在大堂内。而宗教名画如《圣约翰受洗图》、《日本天主教徒在长崎被钉十字架图》等多祯,也都保存于大堂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