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鞘山溪鲵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药 名】:角鞘山溪鲵

【来 源】:为小鲵科动物角鞘山溪鲵的全体。

【功 效】:续断接骨、行气止痛。

【主 治】:治跌打损伤、骨折、日久愈合欠佳者。治肝胃不和、两肋痛、脘腹胀、生气加重、嗳气则舒、苔偏旁腻、脉弦。

【性味归经】:辛,咸,温。入脾、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一2条;或烘干研粉。

【别 名】:山溪鲵(《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两季捕捉,然后用酒闷死,晒干或微火烘干,也可鲜用。

【拉丁名】:Batrachuperus pinchonii(David)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生药材鉴定】:药材呈干瘪状,长15厘米左右,头圆,尾扁,四肢多完整,脊背可见明显的脊椎骨棱,腹面皱缩。通体黑褐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