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周刊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世纪周刊》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新闻杂志,1988年10月11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主办方是中国著名的智库机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创刊之初,这本杂志以时事报道为主,它第一个报道了诸如“中国国内首例艾滋病”等新闻事件,在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发行量一度突破20万份/期。

由于多种原因,《新世纪周刊》在上世纪末期一度成为其主办方的学术刊物和内部交流刊物,在世纪之交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逐渐消失在公众事业之中。

2004年,《新世纪周刊》重整旗鼓,再度恢复以新闻为特色的新闻周刊本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这本杂志每期厚度为160页,彩色印刷,影响力日隆。

重装上阵的《新世纪周刊》以时事、社会、经济、文化新闻为主,成为一本综合新闻杂志,且时尚感十足,其对外公布的发行数字每期超过15万册,且经过权威的发行机构BPA的认证。

《新世纪周刊》以中国有上升冲动的城市中产阶层为读者诉求。该杂志认为,这个阶层有在政治、社会、经济乃至文化和生活中充满上升的冲动,杂志报道的目标,就是明晰上升的路径,清扫上升的障碍,维护上升阶层的利益,为他们提供上升的动力。

“有意义,有意思”是《新世纪周刊》的编辑理念之一。“有意义”代表了杂志的主流价值观取向,“有意思”则表明了杂志适应现代人的阅读诉求,用新鲜的表达方式和编辑手法,以提高内容的传播效率。

《新世纪周刊》虽然是周刊,但杂志社出于市场考量,目前以旬刊的周期出版,每月1日、11日、21日出版,零售价格6元,后改为8元。

新世纪周刊解约事件

2010年1月4日,一篇名为“胡舒立入主 新世纪周刊全体采编被解约”的博文在新世纪周刊官方博客上发表

从《财经》集体辞职之后,中国著名传媒人胡舒立及其200多人的团队终于找到一个新的载体可以延续他们的新闻理想。2009年12月29日,胡舒立刚刚受聘为《新世纪周刊》总编辑;两天之后的12月31日,以胡舒立为总编辑的《新世纪周刊》(1月4日提前出版)已经开始售卖。但也因此出现了一个奇异的景象:新旧《新世纪周刊》同亭售卖,出版日期分别为1月1日和1月4日。一些摊主也觉得这事很蹊跷,一本周刊何以做到三天一期,而且版式和编辑队伍突然改头换面。

在提前出版的1月4日杂志的版权页上,原《新世纪周刊》采编团队21名成员的名字集体消失。一位原《新世纪周刊》采编部门负责人表示,此举标志《新世纪周刊》社不安排任何工作岗位给原《新世纪周刊》采编团队,已经单方面解除了劳动合同。

原《新世纪周刊》的采编团队一直到12月29日当天下午仍在讨论和制作下一期选题,一些版面和稿件已经编好,却突然被告知胡舒立的财新传媒声明接管了《新世纪周刊》的全部业务。

“这是非常魔幻现实主义的一件事,”这位原负责人表示,“当你在街头买到了一本你服务的杂志,却发现是完全不认识的一群人做的。”

[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