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珠菌概述念珠菌是一种真菌,通常引起阴道炎的是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此菌呈卵圆形,有芽孢及细胞发芽伸长而形成的假菌丝。念珠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至60℃1小时后即可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抵抗力较强。
拉丁文名 _ Nostoc [nahs-tahk]
生殖器念珠菌病生殖器念珠菌病分为念珠菌性阴道炎和念珠菌性龟头炎。两者与性行为关系密切,可以通过性行为互相传播。
念珠菌性阴道炎 (candidal vaginitis) ,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 ,是由阴道内的念珠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阴道及外阴的炎症性疾病。
临床以典型的豆腐渣样白带及剧烈的外阴瘙痒为特征。急性发作的病人如果治疗不彻底则容易转为慢性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RVVC )。
念珠菌性龟头炎是念珠菌引起的男性包皮龟头的炎症。
生殖器念珠菌病的治疗(一)常用的外治疗法:
(1)用2%苏打水冲洗阴道、外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冲洗阴道后要放入阴道纳药。
(2)制霉菌素粉剂、片剂、栓剂、软膏剂塞入阴道或涂于阴部,每次10~20万单位,每天1次,10~14天为1疗程。
(3)克霉唑栓剂每次500mg纳入阴道,每日3~4次,连用2周。
(4)1%龙胆紫水溶液涂擦阴道及外阴,每周3~4次,连用2周。
(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CC)
主要是局部用药,咪唑类抗真菌药比制霉菌素效果好。经咪唑类抗真菌药治后,80%-90%的患者症状消失,念珠菌培养阴性。
1.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阴道或1:5000龙胆紫溶液灌注阴道,每日1-2次。
2.制霉菌素栓剂或咪唑类抗真菌药栓剂,如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布康唑,每晚一枚,塞入阴道深处,共1-2周。
3.外阴炎可外涂咪唑类抗真菌制剂,如克霉唑霜,咪康唑霜,益康唑霜,酮康唑霜或联苯苄唑霜等。
4.如上述方法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内服下列药物:①酮康唑,每日400mg,共5天;②氟康唑150mg单剂量一次口服;③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一日疗法)或200mg每日一次,连服3天。
(三)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
临床上较为常见,虽然可找出某些诱因,但是流行性和影响客观存在发病的因素还不清楚。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然而,预防或维持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RVVC的复发率。所有RVVC病例在开始维持治疗前应作培养证实。
1.伊曲康唑,口服,月经第1日200mg,共连续应用6个月经周期,然后200mg,3日疗程。
2.酮康唑,口服,每日100mg,共6个月。
(四)念珠菌性龟头炎
用生理盐水或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皮损处,每日2-3次。冲洗后外涂1%-2%龙胆紫液或上述咪唑类霜剂。包皮过长者治愈后应做包皮环切术以防复发。并发尿道炎者可内服酮康唑、氟康唑或曲康唑。
念珠菌病念珠菌病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是最常见的真菌病。常侵犯皮肤、粘膜,也可引起内脏或全身感染。临床症状错综复杂,急缓不一。儿童多为急性继发性感染。近年来随着大剂量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器官移植术的开展,其发病率渐趋增高,并可危及生命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