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论喀斯特森林保护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木论喀斯特森林保护区位于环江西北部木论、川山乡境内,因最早发现于木论乡境内而得名,距环江县城72公里,面积约有90平方公里,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中科院及国家林业部专家考察论证,木论喀斯特森林保护区属于中亚热带石灰岩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区幸存连片面积最大,完好性保存最佳,原始性最强的喀斯特森林。

森林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区内保存了许多的稀有植物,有短叶黄杉、香木莲、伞花木、掌叶木异裂菊、黄枝油杉、广东松、翠柏、八角莲、青檀、白桂、单性木兰、桂楠、环江崔舌木……共有属国家保护的植物21种。其中单性木兰是稀有濒危物种,生存年代久远,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有委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可与“活化石”银杉相媲美,目前仅在环江木论发现。还有珍贵的地下块菌数十种,是我国新过发现的品种,因为它口味独特鲜美,在欧美国家被称为“厨房里的钻石”,大有开发前景。保护区内的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豹、蟒蛇;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猕猴、藏猴、穿山甲、黑熊、大灵猫、小灵猫、林狸、金猫、林麝、苏门羚、斑羚;还有飞禽27种。保护区内森林茂密,各种树木混生,景物变化万千,林木与石头杂生,顽强的攀附在石头上,远看就象长在石头里的树。林间能听到鸟叫虫鸣,还有各种美丽的野花,到了春天,这里是山花烂漫。置身其中,犹如走进一个自然轻心宁静的世界。

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内不深藏着一条古代商道,古道东起环江县川山镇社村旧屯,西至黔桂两省交界处的黎明关,关北是贵州省荔波县的洞塘乡板寨屯,全长50里,全部用青石板铺砌而成,路面平均宽度为1.24米,是历代通联桂、黔、川、滇的“官道”。古道共设有九道关隘。现在竖于黎明关上的巨大石碑详细地记述了此事,公元1933年出版的《思恩县志》中亦有记载。古道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过去是贵州、四川、云南与广西、广东等地经济交往的重要通道,两地客商通过此道向外输出药材、兽皮等土特产品,烟商则通过此道向内地贩运鸦片。中科院可持续性旅游项目考察组的专家们对此道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它极富科研和旅游开发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