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庆油区
20世纪60~80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位于松辽平原中央部分,滨洲铁路横贯油田中部。隶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其中大庆油田为大型背斜构造油藏,油层为中生代陆相白垩纪砂岩,深度 900~1200米,中等渗透率。原油为石蜡基,具三高一低的特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粘度高,含硫低。原油比重0.83~0.86。除大庆油田外,还有葡萄花、高台子、太平屯、杏西等油田投入开发。大庆油区于1959年在高台子油田钻成第一口油井,1960 年3月在大庆油田第一口探井见工业油流后投入开发建设。大庆油区采用早期内部分层注水、保持压力的开采方法,原油产量逐年上升,1976年以来年产原油一直在5000万吨以上,1983 年产油5235万吨。大庆油区的发现和开发,证实了陆相地层能够生油并能形成大油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理论,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截至 1991 年底,大庆油田已开发建设油气田14个,累计 采出原油11.3亿吨,天然气 531.81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