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中文名:刺蔷薇
种拉丁名:Rosa acicularis Lindl.
种别名 :大叶蔷薇(东北木本植物图志)
系中文名:宿萼大叶系
系拉丁名:Ser.Cinnamomeae
组中文名:桂味组
组拉丁名:Sect.Cinnamomeae
亚属中文名:蔷薇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Rosa
属中文名:蔷薇属
属拉丁名:Rosa
亚科中文名:蔷薇亚科
亚科拉丁名:ROSOideae Pocke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命名来源:[l.c 10: 378. 1912]
中国植物志:37:405
英文植物志:9:360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小枝圆柱形,稍微弯曲,红褐色或紫褐色,无毛;有细直皮刺,常密生针刺,有时无刺。小叶3--7,连叶柄长7--14厘米;小叶片宽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5—5厘米,宽8--25毫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稀宽楔形,边缘有单锯齿或不明显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中脉和侧脉稍微下陷,下面淡绿色,中脉和侧脉均突起,有柔毛,沿中脉较密;叶柄和叶轴有柔毛、腺毛和稀疏皮刺;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宽卵形,边缘有腺齿,下面被柔毛。花单生或2—3朵集生,苞片卵形至卵拭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尾尖,边缘有腺齿或缺刻,花梗长2—3.5厘米,无毛,密被腺毛;花直径3.5—5厘米;萼 筒长椭圆形,光滑无毛或有腺毛;萼片披钎形,先端常扩展成叶状,外面有腺毛或稀疏刺 毛,内面密被柔毛;花瓣粉红色,芳香,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宽楔形;花柱离开;被毛;比 雄蕊短。果梨形、长椭圆形或倒卵球形,直径1--1.5厘米,有明显颈部;红色,有光泽,有 腺或无腺。花期6--7月,果期7--9月。
产地分布: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生山坡阳处、灌 丛中或桦木林下,砍伐后针叶林迹地以及路旁,海拔450—1820米。芬希北欧、北亚、日 本、朝鲜、蒙古以至北美。
本种提示:
本种广泛分布北温带,形态变异较大;茎常被直细皮刺;但有时密刺满枝,有时仅在叶 柄基部有刺,花梗常被腺毛,萼筒光滑无毛,但也有时密被腺毛和刺毛。有人分别给以变 种名称如少刺蔷薇(var.Taquetii Nakai)、多刺蔷薇(var.gmelini C.A.Meyer)、刺果蔷 薇(var.Setacea Liou)和腺果刺蔷薇(var.Glandulosa Liou),由于许多中间类型存在,不 易划分,均暂归列在本种之下。 本种与山刺玫R.Davurica Pall.极为相近;特别是多刺变种R.Davurica Pall.Var. Setacea Liou,由于叶片下面无腺粒;更为近似。但后者果实为扁球形,小叶片稍窄,锯齿较 浅,可以识别。